COVID-19疫情衝擊全球經濟及產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總量將萎縮3%。為了防疫、減少手部接觸頻率,催生非接觸感測商機,臺廠若能洞察機會超前部署,可望搶下非接觸感測市場大餅。
COVID-19疫情從年初爆發後,一路從亞洲蔓延至歐洲、美洲,為避免接觸感染擴大疫情,加速各類非接觸式感測科技產品問世,以技術分類來說,目前非接觸感測的應用趨勢主要有四大類:紅外線熱像感測、毫米波雷達感測、ToF(飛時測距)3D感測、環境氣體感測。
截至2020年,預估這四項防疫用的非接觸感測年產值總額將上看24億美元,預估2023年產值接近翻倍達45億美元,其中紅外線熱像感測最受青睞(19.2億美元),其次為ToF 3D感測(9.4億美元)、環境氣體感測(8.9億美元)、毫米波雷達感測(8億美元)。由於體溫作為疫情掌控的指標之一,紅外線感測耳溫槍、額溫槍需求大增,據臺廠回報,今年出貨量較去年同期成長近10倍。
另一方面,由於居家防疫的時間延長,凸顯居家照護、健康管理議題,帶動毫米波雷達及ToF 3D感測應用,這兩項技術與紅外線熱像感測同樣具備去隱私化、去識別化優勢,可應用於安養照護中心或居家住所,非接觸偵測長者胸腔呼吸變化與活動狀態。
同時近期歐洲科學家初步發現,空氣中的懸浮微粒檢測到新冠病毒,顯示病毒在空氣仍有可能存活,PM2.5微粒子加上傳染病毒,將加速環境氣體與微粒子感測應用的腳步,這項技術同樣被視為未來發展非接觸科技的重點項目之一。
非接觸感測加速整合AI、生物辨識
在疫苗尚未問世前,防疫將成為新常態,在非接觸感測領域,臺灣廠商進入市場的策略布局,建議可針對不同使用情境,強化應用載具的整合,例如ToF 3D感測應用於醫療照護,搭載醫療用四軸機器人、自動搬運機器人,取代醫護人員遞送可能受感染的物資,降低接觸感染風險。
隨著居家防疫需求提升,大範圍偵測的應用,將從公共交通拓展到居家,部分系統廠商嘗試將感測技術應用於居家浴室、客廳玄關,針對居家被照顧者的活動空間做大範圍監測,透過感測設備整合於各種載具,例如電燈、天花板、牆壁,藉此偵測用戶的活動力。
除了場域的結合,在技術方面,防疫科技可朝向AI、臉部辨識多加著墨。例如在家庭內除了非接觸量測生理數值,還可搭配影像、語音、生物指紋等辨識,延伸解決方案的價值鏈,進一步整合居家安全、門禁防盜等功能,提升居家安全的保障。
今年CES新創業者嘗試將人臉影像辨識,整合非接觸心跳量測的創新技術,近期國內學界也積極討論相關技術可行性。未來感測技術將大量結合AI運算,蒐集人體生理或環境變化等數據後,進一步搭配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打造「感知、判斷、決策」三位一體的解決方案,提升感測應用效益。
臺灣半導體產業具優勢
去年中美貿易摩擦之後,帶動全球感測元件的轉單效應,臺灣感測產業為受惠者之一,加上今年肺炎疫情衝擊,全球多國生產基地被迫停工,造成產能持續下降,臺灣在感測元件掌握一定程度製造能量,防疫成績又名列前茅,未來營運有機會逆勢上漲,進一步帶動訂單能見度。
最後針對非接觸感測市場的布局建議,未來可進一步探究各種場域的需求,發想更多樣化的使用方案,嘗試將感測元件結合更多系統應用載具,從非接觸式量測的單一應用,延伸為整合量測、監視、辨識的解決方案,同時彈性調整策略聚焦在非接觸防疫項目,相信臺灣在防疫科技領域,將能開創市場新藍海。
(本文由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分析師謝孟玹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