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跨域創新 強化多元韌性

2020年新冠肺炎引發的經濟危機,造成全球GDP下跌7.7%、失業人數將超過1.55億人,經濟損失超過4.1兆美元。危機來臨總是考驗著人類社會、環境與經濟的韌性。韌性的強弱,決定了復甦時程的長短,若能在危機來臨前強化社會、環境與經濟韌性,將有助於縮短復甦時間,降低危機帶來的衝擊。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進行一系列的個案研究,嘗試找出建構臺灣多元韌性的路徑。(圖/123RF)

韌性的功能性內涵包含剛性與適應性兩種概念。剛性指對衝擊帶來影響的吸收能力,目的是恢復至衝擊前的狀態;適應性是指因應衝擊所產生的調變能力,目的是以「符合新環境為目標」而存活下來。

為提升臺灣的多元韌性,工研院產科國際所進行一系列的個案研究,嘗試找出建構臺灣多元韌性的路徑,提供政府與企業界參酌。

工研院將多元韌性區分成「經濟韌性」、「社會韌性」與「環境韌性」三面向。

「經濟韌性」是指由事件衝擊中回復至原本的經濟成長方向,或因而產生新興經濟成長方向的能力。可衡量指標有:總體經濟的穩定性(如政府財政收支、舉債程度、GDP成長率、勞工就業率)、產業經濟的發展性(如產業產值、產業競爭力、企業家數、產業結構),以及個體經濟的成長性(如企業產能、境外投資、市場占有率)等,例如健格科技與印尼合作的綠能微電網與經濟扶植計畫,設計以生質能及儲能為主的綠能微電網系統,提供穩定的綠電供棕櫚油煉油廠使用,並將棕櫚油的殘渣作為生質能的發電原料,以促進當地勞工就業率與GDP成長。

「社會韌性」是指面對衝擊時個人、社區和社會的回復力,並可能變強韌的能力。可衡量的指標有:人際之間的社會資本(如社會網絡擴大、社會信任增強)、個人的人力資本(如工作能力增強、健康促進、知識普及)、社會的實體資本(如大眾交通的便利、能源使用與遮蔽物的普及),及社會的財務資本(如社會存款增加、信用普及)等。像臺北藝術大學的「關渡共生共好計畫」,讓師生與關渡的歷史、文化、社群交流互動,同時建造開放性的社區工作站,與關渡地區的居民共存共就是一例。

「環境韌性」是指面對衝擊時最大限度地減少與衝擊相關的環境風險,及迅速使關鍵的環境和生態服務恢復的功能。可衡量的指標有:空氣品質、水資源、土壤及物質流等的改善程度。像大豐環保科技公司的廢棄物回收平台,利用物聯網技術、智慧排程與AI人工智慧影像辨識技術,提升資源回收效能,解決垃圾回收汙染與環保問題便是一例。研究發現,韌性的強弱與在地價值創造有關,而價值創造的多寡,取決於創新頻率的高低與不同的跨域創新類型。可歸納出五大類的跨域創新類型:

一、跨區域的創新:指將A區域的解決方案,提供B區域使用,創新概念在於有供需存在、但因某因素而無法形成有效的市場下,所提供創新解決方案,讓供需結合。

二、跨應用的創新:指應用A場域的技術方案,滿足B場域的特殊需求。創新概念是在有需求而無供給、或是有供給而無需求的情況下,創造出另一方的供給或需求。

三、跨技術的創新:指將A領域技術,結合B領域技術,滿足或創造新的需求。創新的重點在於結合不同領域的技術,創造出新的應用需求。

四、跨世代的創新:是跨不同年齡世代的共同創新與合作,來滿足雙方或特定族群的需求,創新關鍵在於如何融合代際間的協同合作。

五、跨文化的創新:指利用不同文化的多樣性與內涵,尋找新方式,進而形成有價值的創造力的過程。然而,跨域創新要成功,創新角色的扮演是核心。

工研院將跨域創新的關鍵角色區分為:尋找及連結跨界創意的「創意偵查員」、評估創新可能性的「創新促進者」、實現潛在創新機會的「堅毅實驗家」及制定與量化新計畫的「資源啟動者」四類,研究中發現建構臺灣多元韌性的核心路徑及跨域創新的價值,正是以人為本,透過孕育關鍵的創新角色,將能驅動跨域創新類型、形塑產業轉型,強化臺灣在事件來臨前的準備度與事件衝擊後的復甦力,最終建構出多元韌性。

 

(本文由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經理洪德芳授權轉載)

 

  • 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請先與我們連絡!
  • 每一個分享都是支持「工業技術研究院」持續創作的能量!感謝您!
  • 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發表意見
延伸閱讀
關鍵標籤
觀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