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架構 2022產業主軸

2020年全球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各國電信營運商仍奮力建設5G網路基礎設施,加以零接觸經濟的帶動,使全球網路設備、5G通訊產品的需求成長。至2021年7月底前的統計顯示,全球5G商用電信營運商已達177家,但消費端的應用服務尚未出現突破性的發展,致使消費者認為5G效益未獲得滿足。

6G未來預期商用化落在2030年,除強化5G既有通訊功能,也將實現全覆蓋的通訊情境。(圖/123RF)

隨著特領域業者投入智慧連網車輛的生產與車用軟體設計,且初步已有自動駕駛計程車試驗場域,可視為是未來量變帶動整體商業模式改變的新焦點。

在衛星產業發展方面,隨著4G與固網普及,取代大部分的衛星通訊需求,目前衛星通訊營收大宗主要來自衛星電視。由於近幾年低軌衛星技術突破與星鏈計畫逐步實現,以往全球衛星寬頻通訊難以突破30億美元的規模,在全球兩大太空服務低軌衛星業者SpaceX所屬「星鏈」(Starlink),以及OneWeb的低軌衛星寬頻服務在2021年試營運,2022年商轉,將帶動整個通訊型態的轉變,其中Starlink至2025年營運規模就預估可達300億美元。

各家營運商除陸上服務,也將擴展至航空、海上甚至太空的全覆蓋場景;消費端的直接連接使用外,也將擴展至企業與政府使用,可望帶動更多應用的興起。在連網車輛進展面向上,各國廠商紛紛投入Vehicle-to-Everything(V2X)研發,並成為美國與中國大陸的採用標準,可望在5G/6G與衛星通訊情境下,發展出以智慧連網車輛為基礎的新型商業型態。

回顧過往ICT產業發展歷程,雲端化和虛擬化是不變的發展趨勢,在此基礎發展的開放架構,更進一步將軟硬體解構,衍生出部署成本降低和白牌設備商機,受到國際電信大廠與臺灣網通廠商關注。

隨著軟體定義網路(SDN)和網路功能虛擬化(NFV)興起,即開始討論Cloud RAN如何使用網路切片,將實體網路劃分為多個虛擬的邏輯網路,進而滿足不同網路應用需求。5G無線網路架構將CU/DU、UP/CP分離的分散式設計模式,相對適合支援網路切片技術,為虛擬化和MEC提供較完善的網路結構,亦有利於電信商進行網路重構,滿足不同情境的網路服務品質要求。

開放式虛擬化無線存取網路(Open vRAN)改變電信基礎設備市場生態,電信商取得對設備商議價優勢,有利降低採購費用並取得更高的部署彈性。歐美國家也期待藉由開放架構,加速縮短偏鄉地區數位落差,頒布電信法規或獎勵政策予以支持。除電信商外,系統整合商、通訊軟體商和設備廠商如Intel、Mavenir、三星等,也各自發展開放架構產品或尋求互相合作以進入市場。

根據Dell’oro調查統計,全球5G開放架構市場預計2024年超過40億美元,獲多數政府、電信商與設備商支持,然而在降低營運成本和網路服務性能和品質的穩定仍有挑戰,長期發展需專網應用拉動。

國內廠商維持硬體優勢的同時,也要強化軟體和系統整合能力,更重要是探索出5G特色的專網應用。另一方面,關注開放架構解決方案能否有效克服營運成本升高、整合測試複雜、服務品質不穩定等挑戰,要抱持審慎樂觀態度因應5G開放架構的發展趨勢和市場機會。

此外,6G也在2021年成為熱議話題。國際標準組織、電信設備商與營運商推出6G白皮書,預期商用化落在2030年,未來除強化5G既有通訊功能,也將實現全覆蓋的通訊情境。臺灣業者可布局地面接收設備、衛星雲端/資料中心、車用通訊等設備、產品商機,並追蹤未來6G情境下各領域關鍵技術之發展。

展望2022年,隨著5G擴大覆蓋率與相關應用推出後,6G話題性也成為關切議題,雖然根據過往行動通訊十年換一世代的產業發展節奏,談6G規格似乎還早、但是諸多技術特性如非地面網路、AI與毫米波通訊的優化,都成為B5G的重要發展趨勢。而5G開放架構產業生態鏈在企業專網應用的推波助瀾下,將成為2022年5G發展主旋律,尤其是網路虛擬化技術和開放架構發展,帶動5G開源軟體技術、5G網路整合服務及網通硬體設備商機。

(本文由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分析師楊欣倫、楊玉奇授權轉載)

  • 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請先與我們連絡!
  • 每一個分享都是支持「工業技術研究院」持續創作的能量!感謝您!
  • 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發表意見
延伸閱讀
關鍵標籤
觀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