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近期應總部位於加州聖荷西(San Jose)的太陽能板製造商Auxin Solar要求,將調查中國太陽能模組製造商是否藉由在馬來西亞、泰國、越南、柬埔寨等四個東南亞國家部署生產業務,藉以規避美國對中國課徵的懲罰性關稅,預計美國商務部將在150天內做出初步裁決,最終可能回溯徵收高達250%的關稅。
這項調查可能衝擊大幅仰賴亞洲太陽能面板的美國業者,因此美國太陽能相關產業協會表達反對,認為今年美國將進口的太陽能模組有約80%在前述四個東南亞國家生產,可能被回溯徵收關稅的威脅將阻礙新專案的展開,同時將導致太陽能市場波動並增加消費者用電成本。
美國系統廠為達成拜登政府所設定的再生能源裝置量目標,在商務部調查期間,為確保專案的不受干擾,預期部分訂單將轉向全球第二大太陽能模組生產國的臺灣。臺廠在獲得轉單效益的同時,亦建議由此事件延伸思考以下兩個關鍵議題:
第一、為規避川普時期對中國加徵的光電設備關稅,中國企業將半成品送往東南亞組裝為成品出口,引起美國製造商對中企「洗產地」的不滿,因而要求商務部調查。然而,究其原因,仍是因為中國太陽能模組具價格競爭優勢,衝擊美國本土製造商利益,進而產生後續申訴等行為。
臺廠過去因人力、關稅等成本考量,為維繫產品競爭力,生產據點轉移至中國、東南亞等地,曾遭遇美國商務部調查。此次在太陽能模組產品上,美國以第一大生產國的中國為發難對象。惟未來基於保護其本國利益,亦可能於其他臺廠具優勢領域,將矛頭指向臺灣,臺廠宜持續關注此次事件之後續調查結果,了解拜登政府主政下的貿易調查考量重點。
第二、美國商務部此舉雖然引發美國內部正反二派意見,惟在俄烏戰爭下,鑑於德國為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而產生的轉型陣痛,各國均同意「能源安全」對於國家自主之重要性,將重新檢視對外國之依賴程度,預期亦將從化石能源領域延伸至再生能源領域。
因此,建議企業未來於全球市場布局時,除了關稅等成本考量外,隨著地緣政治風險下所引發的「安全」議題影響性上升,亦應納入多元布局時考量之中。由於「安全」議題牽涉廣泛,諸如糧食安全、能源礦產安全、重要基礎設施安全、供應鏈安全、網路安全、數據安全等。對深度參與全球產業鏈分工的臺廠而言,宜關注主要市場對於相關「安全」之要求與規範,例如:美國由拜登總統簽署行政命令,要求強化美國關鍵產業供應鏈,並提出包括半導體、電動汽車大容量電池、藥品等10個關鍵產業;法國亦提出將建立或重建某些關鍵價值鏈,例如健康、農業等,進一步減少對非歐洲供應商的依賴。
此外,臺廠宜檢視所屬產業是否被劃入「關鍵產業」,可能遭遇額外管制規範要求以佐證「安全」;亦需留意於全球布局之國家,是否被主要市場視為「具共同價值觀的盟友與夥伴」,以及早調整布局。才能避免遭遇「以安全為名,行保護之實」之國際貿易新情勢衝擊。
(本文由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分析師張婷慈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