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半導體產業是全球技術創新的核心力量,早期製造技術主要應用於消費電子產品的零件製造,如筆記型電腦和智慧型手機。隨著科技快速發展,半導體製造技術拓展到更具前瞻性的領域,再加上AI運算的快速成長與智能化應用的普及,使得高效能計算(HPC)、邊緣AI(Edge AI)晶片,以及高頻寬記憶體(HBM)等AI相關的技術需求急遽增加,此外,隨著物聯網、智慧城市與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高階感測技術也成為市場的關鍵趨勢。
AI技術包括系統端的高效能計算,而HPC系統是當前AI運作的核心基礎。隨著AI模型日益複雜,訓練過程中所需處理的參數量和運算速度需求迅速增長,HPC系統提供強大的運算能力,支持AI技術在大型語言模型(LLM)、深度學習和大數據分析等多種應用中實現突破。在物聯網(IoT)與智慧裝置的普及下,AI運算逐漸從雲端擴展到邊緣運算,與HPC晶片不同,邊緣AI晶片需在嚴格的限制條件下(如長待機時間)進行即時運算和決策,才可符合包括智慧家居、自動駕駛、醫療設備等需即時反應的場景。
此外,AI系統龐大的資料存取需求推動高頻寬記憶體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在大型神經網絡模型中,記憶體存取速度直接影響訓練與推論的效率。隨著5G、雲端運算與AI普及,未來對高頻寬、低延遲記憶體技術的需求將持續增長。
高階感測技術的應用也在快速發展,以熱成像技術為例,這項技術利用紅外線感測物體表面溫度變化,實現非接觸式的溫度測量,廣泛應用於醫療、工業、安防和環境監控等領域,如紅外線體溫計、工業熱成像設備、夜視系統等,熱成像技術能即時監測溫度,還能提升視覺辨識能力,加強環境和設備的安全性;光達(LiDAR)技術則是自動駕駛汽車的核心技術之一,透過發射雷射光並測量返回時間,建構周圍環境的高精度三維地圖,使自駕車可即時辨識物體和測量距離,也適用於智慧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統,提供精準的交通流量數據和即時監控,推動交通數位化和自動化。
超音波感測技術則廣泛應用於醫療設備中,如超音波成像設備能提供高解析度的影像,協助醫生進行非侵入式診斷,超音波技術在工業檢測中也常用於物體偵測和距離測量,依靠超音波反射特性來達到精確檢測。
在智慧裝置和物聯網的發展下,超音波感測技術的應用領域正不斷擴展,如檢測氣體管線異音等,在未來的智慧家居和工業自動化場景中,超音波技術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在規劃臺灣半導體技術發展中扮演重要推手之一。政府施政方針的五大信賴產業,半導體與AI更是為雙項領導技術指標,透過科技專案,技術司積極推動AI晶片核心技術的研發,並促進異質整合與系統整合技術,協助臺灣半導體與AI應用產業抓住未來商機。
在AI領域,邊緣AI應用正快速發展,邊緣AI技術將精簡後的AI模型放在終端裝置上,使裝置能在不依賴雲端情況下,即時處理數據並作出反應,邊緣AI技術不僅提升終端裝置的計算效率和反應速度,也降低資料傳輸的延遲性,強化終端裝置的自主性與智慧化。
另外,無人機技術布局正朝國內自主開發方向邁進,完整國內無人機關鍵晶片供應鏈,現階段專注於開發為無人機提供精確加速度和角速度數據的「高穩定性慣性量測單元(IMU)」和協助路徑控制和航線穩定的「低功耗姿態航向參考系統(AHRS)」技術,技術範疇涉及加速度計、陀螺儀、溫度感測器等次系統的開發與整合,同時結合AI晶片與演算法,實現高精度、抗干擾與低能耗的技術突破,這項創新技術將打破傳統架構的限制,提升臺灣無人機關鍵晶片與系統的自主技術。
AI技術快速發展推動HPC、邊緣AI晶片與高頻寬記憶體技術的需求,而物聯網、智慧城市興起也加速高階感測技術的應用,臺灣半導體產業憑藉全球領先的製造技術,成為推動這些創新應用的關鍵力量。從台積電在HPC與AI晶片的製程技術,再到美光在HBM3記憶體的技術突破,臺灣企業在全球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未來臺灣半導體產業將能在前瞻技術應用中發揮核心作用。
(本文由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研究經理林正益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