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有一個印象,那就是工程師工作的地方都是非常講究的大樓,地點大多數是在某某園區,可是我認識一位機械工程師,他的公司是在相當偏遠的山區,開車要在彎曲的小路上走好久。台灣有很多的工程師都知道這家公司,他們有的時候要做一種非常特別的處理,比方說,要將某某東西拋光,就要去這家公司做。那些工程師都說絕對不能太晚去,因為不熟悉山路,怕出危險。
這位工程師設計了好多機械,都是非常特殊的,比方說,鉬片的拋光機。說實話我搞不太清楚為什麼有人要用鉬片,但是我知道這是在非常特殊的情況之下用的。他們更有一個先進的雷射實驗室,擁有各式高階的雷射系統,有許多大公司都會派人親自到這個深山裡的公司做實驗,因為有這種技術的公司在世界上是很少有的。
這位工程師畢業於台灣一所頂尖大學的機械系,畢業以後他沒有到大公司去做事,卻到一家玻璃工廠去做工程師。為什麼要到玻璃工廠呢?因為他發現玻璃工廠裡有好多特殊機械設備,所以他就學會了很多機械上的學問。他說他開始工作的時候連最基本的使用游標尺都要從頭學起,可是他對機械的興趣極大,所以幾年以後他就快速升為廠長,而且立刻被英國一家公司網羅去工作。可是他就想替台灣有所貢獻,最後還是離開了英國。
通常我到一家科技公司,招待我的人都是在簡報室,簡報室內有各種的儀器可以讓我看簡報。這家公司沒有簡報室,我在他家的客廳和他聊天,客廳裡也沒有什麼簡報設備,卻有十字架,因為他是天主教徒。為什麼公司設在山中?我想唯一的解釋是這位先生是性情中人。他熱衷於設計機械,設計機械並不完全是要賺大錢,而是要滿足他的好奇心。他認為好的工程師是要有好奇心的,因為好的機械也不是那麽容易設計,通常要花好多時間摸索。好奇心常常使得這位工程師不會放棄。
但是他又告訴我,學識仍然是相當重要的,基本的學識不夠,不可能設計出精密的機械。還有一個成功的因素,那就是經驗的累積。好的工程師當然是非常有經驗的工程師。
最後我要向大家講一句話,那就是這位工程師發現大陸對他的興趣似乎遠遠超過台灣對他的興趣。這是怎麽一回事,我也不知道了。我只覺得這有一點可惜。
可是我總希望我們的工程師對於技術有熱情,也就是說,他工作的原因不完全是為了賺錢,而是他喜歡這種工作。我們的教授似乎應該努力地使我們的學生對於工業有很大的興趣,如何能夠做到這一點是教授們應該注意的。
(本文經李家同教授同意授權轉載「一個在深山裡工作的機械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