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的霧不是霧 工研院博士告訴你如何分辨霧霾!

「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出自朱自清先生的<匆匆>,中學雖然會在考卷寫下類似「浮生若夢」的標準答案,但在年少的腦海中,「薄霧」與「朝陽」的「晨曦」影像,反而更為清晰。曾幾何時,人人聞「霧霾」而色變,看見「霧」會先擔心是空氣污染,而不是詩情畫意,但我們所看見的,到底是「霧」還是「霾」呢?又該如何區分?

haza_01

「霧」是濕濕的,「霾」是乾乾的?

「薄霧」會被初陽蒸融了,那為什麼有時候見到陽光刺眼,但卻有「霧」呢?如果在這種狀況,㒠們看到的恐怕是「霾」了。大氣中水氣凝結稱為「霧」,依能見度區分為「濃霧」和「薄霧」;「霾」則是指在空氣中,因大量細懸浮微粒(PM2.5)使水平能見度小於10km。

但一般「霧」「霾」會相伴而生,懸浮微粒會增加水氣的凝結作用,增加霧的形成,在相對濕度高於80%的狀況下,以「霧」為主,而若濕度不高,卻看得見「霧」,那是「霾」的可能性比較高。簡單來說,「霧」會讓我們覺得濕濕的,「霾」會讓我們覺得是乾乾的。

 

haza_02

陽光下,會消失的是「霧」,不會消失的是「霾」

若PM2.5濃度不高,在陽光出現或濕度不高時,霧通常會消失,但若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高時,因為PM2.5中的顆粒直徑(在0.1-1微米範圍內)和人眼可觀察到的可見範圍接近(0.4 -0.9微米),此時,PM2.5對陽光產生的散射,會很容易被人眼觀察到,所以會成陽光普照,大霧瀰漫的詭異狀況,甚至在嚴重時還會出現形同天幕的狀況,就是「我知道有太陽,但我看不到」。基本上,「霧」和「霾」很容易區分,陽光下,會消失的是「霧」,不會消失的是「霾」。

 

 

(本文經陳建志同意授權轉載,並於2016/07/18刊登於「ETtoday東森雲《看到的霧不是霧 工研院博士告訴你如何分辨霧霾!》」)

 

  • 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請先與我們連絡!
  • 每一個分享都是支持「工業技術研究院」持續創作的能量!感謝您!
  • 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發表意見
延伸閱讀
觀看更多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