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聯網仙拚仙 進入戰國時代

車聯網或智慧車輛的發展,正快速帶動交通運輸的改變;近年美國CES展,幾乎成為各家車廠及各類先進智慧車輛的舞台。如自動駕駛的持續升級,以及利用人工智能結合高精度圖資的應用,還有車載軟體的開發、智能電動載具、人機介面進化等,都不斷有創新的技術或服務推出,也將改變未來交通運輸的樣貌。

目前各國聯網汽車發展已進入思索最佳獲利模式階段。F&S估計,至2020年全球聯網汽車銷售量將突破5,100萬輛,在聯網汽車市場不斷成長趨勢下,如何挖掘殺手級應用及周邊獲利營運模式,是各家車廠及相關業者全力探索的議題,也是未來車聯網能否蓬勃發展關鍵。

以各主要市場看,北美地區以安全、防盜、車輛狀態診斷、緊急情況等為服務主要訴求,亦可見eMaintenance及eRetailing等新型態服務模式。透過車上感測器掌握零件耗材的運作狀況及使用壽命,適時提醒車主更換,甚至能通知車廠預備零件。或運用聯網功能,讓車輛能在不需回廠的狀況下更新程式(OTA)。

聯網汽車應用起跑較早的歐洲地區,以自動緊急呼叫與道路故障救援服務為主軸,駕駛遇到車輛事故或緊急狀況時,可快速發送求救訊息。如有車輛故障情況,可將故障零件資訊一併發送,減少駕駛因車廠預備零件所需等候時間;亦有車廠提供失竊車輛追蹤服務。

聯網車輛數量快速增加之中國大陸,開發適地性服務(LBS),根據車主使用習慣資料及所在位置,提供如行駛路程沿途附近車主喜好咖啡店優惠訊息,將客製化、大數據及多元服務串聯。

車聯網需要龐大的創新軟硬體與系統程式,如在智慧手機連結介面中,蘋果開發CarPlay與Google推出的Android Auto,獲得Audi、BMW、Ford、GM、Volkswagen等北美及歐洲車廠採用;F&S估計至2020年,將有70%以上車輛可支援這二系統。

在車用智慧手機軟體的應用程式上,車廠從過去自行研發的模式,逐漸改以開放平台或與第三方合作開發,以提升研發速度、有助搶占市場商機。硬體方面則與軟體結合,運用軟硬體整合提供車主更容易導入車聯網方式,藉此創造新獲利空間。例如BMW推出的Snap in Adapter,就可連接智慧型手機的原廠聯網裝置,讓車主可以選擇加裝、使用車聯網服務。

除技術研發與獲利模式外,車聯網應用還牽涉到資訊安全與個人隱私的議題,以及系統穩定度、使用者客製化等挑戰。台灣產業具備ICT優勢,需要進一步探討車聯網的應用方向和實際需求,甚至要能針對市場區隔提供服務,並持續提高服務普及度及全台覆蓋率,將我國資通訊「產業」優勢,擴大為資通訊「環境」優勢,讓台灣產業在車輛智慧化的發展中取得先機。

 

(本文經謝騄璘授權轉載,並同步刊載於經濟日報《車聯網仙拚仙 進入戰國時代》)

  • 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請先與我們連絡!
  • 每一個分享都是支持「工業技術研究院」持續創作的能量!感謝您!
  • 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發表意見
延伸閱讀
關鍵標籤
觀看更多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