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數位經濟(Digital Economy)已被公認是自物聯網與大數據後的新經濟浪潮,數位經濟可定義為在新經濟時代下,透過各種創新數位科技,並結合跨域整合平台與創新服務模式,重塑B2B及B2C使用者之商品與服務買賣結構和經濟價值。
面對全球劇烈競爭的環境,製造業向來是台灣的重要競爭優勢,中小企業更是台灣躋身全球各大產業舞台的幕後功臣。但在現今數位企業轉型的浪潮下,歐美國家製造業回流的保護主義再起、及新興製造國家興起造成全球製造業板塊移動等因素,台灣製造業面臨內、外部多重挑戰,當前企業如何因應新一波的科技變革,提振自身競爭力,是刻不容緩的重要議題。
工研院IEK今年5月中旬在台中與多位企業家、學者討論「智慧製造變革」,獲得許多迴響。大家都提到「工業4.0」,但由下而上的摸索感到十分辛苦;也有業者談到,台灣中小企業很多都是30人以下的小型公司,面對大國和大企業的猛烈攻勢,從市場到技術都面臨嚴峻挑戰。
確實這一波科技變革來得又快又急。然而,正因為中小企業的彈性高,能夠很快因應環境的變化,因而能看到、搶到大企業「看不見」的商機。舉例來說,大企業可以占據全球的醫院醫療器材市場,可是解決醫院頭痛的感染問題的醫療感測設備,卻大多是新秀的天下。
事實上,無論是智慧機械或智慧製造,需要面對許多不確定性與探索,從訊息不對稱的角度看,對於擁有品牌知名度,加上技術實力雄厚的大企業較為有利。台灣中小企業如果缺少新思維,新資源和新作法,難免要面對有如大浪淘沙,重新洗牌的挑戰。
因此建議應朝向發展創新智能系統與服務,將可協助台灣產業轉型升級並掌握數位經濟的商機。台灣產業結構過去以製造業為主要出口產業,但是全球趨勢已轉為以使用者為中心的科技應用服務產業,所以台灣製造業或服務業必須轉型發展創新技術與智能系統,藉以提升附加價值、投資報酬率、資本市場認同度。
同時發展智能系統與服務須連結政策與台灣特色,從解決在地問題出發,再擴大複製與進入國際市場。一些須要協助台商克服的挑戰包含:系統整合、技術創新、台灣實績、服務平台等。
以機械工業為例,政府透過工研院發展以雲端為基礎的機械產線展示場域,就是產學共用的平台系統,可以讓中小企業在更小成本下,享用雲端科技,快速走上客製化的道路。
透過創新智能系統與服務,台灣產業需要建立新的競爭能力:必須以「效率驅動加乘創新驅動」槓桿台灣製造業的特殊優勢;以「軟實力加乘硬實力」打造軟硬融合的智能製造系統平台;以「國家隊加乘國際隊」幫助台灣成為全球使用者服務生態系的關鍵製造夥伴。
數位經濟將更加注重以人為本的使用者價值創造,將需求轉為有價值創造的應用服務。不論傳統與新創產業,皆須思考如何以解決核心問題為前提下,善用數位科技架構完整的產業生態系,並建立可持續性的創新商業經營模式,整體串聯起來,就是在建立完整「使用者應用生態圈」。
而掌握此生態圈的制高點,就能主導研發、製造、品牌和其他利益關係人之間的角色扮演及利益分配。世界經濟論壇(WEF)將國家競爭力分為要素驅動(Factor Driven)、效率驅動(Efficiency Driven)、創新驅動(Innovation Driven)三個層級。台灣近幾年常討論產業如何升級轉型的議題,最普遍的思維就是未來需要從資本密集轉為知識經濟、或是從效率驅動轉為創新驅動。
但是,哈佛管理大師Michael Porter曾建議,台灣思考產業升級轉型策略時,不是要由效率驅動完全轉變為創新驅動(效率驅動=>創新驅動),即不要放棄台灣已建成的產業優勢去追求新的創新產業,應該是要能槓桿現有的產業優勢,與創新的能力有加乘的綜效,也就是:效率驅動X創新驅動=台灣產業特殊優勢。
台灣產業軟硬整合詮釋,可解釋為:軟實力X硬實力=台灣產業軟硬整合模式。軟實力包含各行業專業知識;硬實力則包含有創新的硬體或軟體技術等,兩者彼此有加乘效益。
(本文經蘇孟宗授權轉載,刊載於經濟日報《企業靠三新 搭上智造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