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全球經濟情勢與區域整合的變化,台灣於2016年通過推動「新南向政策」綱領及計畫,著眼在經濟發展的趨勢上,台灣必須要能找出現階段、甚至是未來的成長動能,以帶動產業與經濟的突破,同時也提高台灣在國際社會及市場的地位和競爭力。而在區域位置上與我們鄰近,加上近年來經濟成長表現相當優異的「新南向」地區,自是應該積極爭取的重要市場。
近年來頗受矚目、並以東協、南亞、紐澳等為主的「新南向」市場中,大多是屬於人口紅利正在增加的國家,也就是人口還不斷地擴張;除了帶動經濟規模的成長,市場商機也隨之提升。以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成長來看,印度就超過7%,許多國家也都在4%至5%之間,相對台灣過去所著重的中國大陸,甚至是歐美、北亞等地區,新南向市場無疑是另一個值得深耕的方向與選擇。
需求與機會更多元
雖然經濟成長與商機的潛力相當大,但在新南向的市場中,不只國家數較多、範圍較廣,更顯現出和以往台商主要經營市場中不一樣的環境及特色,包括在文化上更顯多元,各國經濟成長與建設需求也各有不同。因此在新南向政策規畫中,除了指出必須建立經濟共同體的意識,共享資源、人才、市場,也就是要創造互利共贏的合作模式,同時更需強調在軟實力、供應鏈、區域市場、人和人之間的連結,反映出有別於過去對外經貿政策偏重單純銷售的觀點。
東南亞國家依照其地理位置,大致分為海洋型及大陸型國家,其中海洋型為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等。大陸型則為越南、泰國、寮國、柬埔寨等。為更加了解新南向國家的發展狀況和需求,以讓國內產業能夠掌握情勢,工研院IEK也陸續針對各個新南向國家進行更深入的研究評估,如當地供應鏈的樣貌和產業缺乏的板塊,以找出能與台灣產業對接、創造合作的機會。如在印尼,包括造船、金屬製品、食品生技、電子製造與智慧城市、資源循環與再生能源等,都是當地所需要的發展項目,也是台灣較具優勢及能量的產業領域。
另外,印度的電子製造(手機)、金屬製品、智慧城市、綠色科技,馬來西亞的太陽能、LED、汽車,菲律賓的半導體、電子組裝、電力設備與系統、資訊服務,泰國的食品、紡織、資通訊與電子、數位內容與文創,以及越南的鋼鐵、金屬加工、汽機車與零組件、機械等,也都是台灣產業的發展機會;甚至在這些國家與產業當中,都已有不少台商前往布局,或已在當地設廠、與在地業者合作。
促進台灣產業發展
由於新南向國家大多處於經濟成長趨勢,但產業的發展與結構則還不夠完整,因此就更需要有所「助力」來協助推動,當然也就形成台灣產業的機會。尤其是在創新技術的產業化,及科學園區的建立與營運上,台灣有相當豐富的經驗,是許多新南向國家取經仿效的對象;像是近幾年來越南、泰國等國家,都經常來台灣學習相關經驗,對於未來提升當地產業發展,或是藉此建立跨國之間的合作並將台灣的產業帶入,都是極為有利的切入點。
從連結在地的角度,以新南向國家的社會型態來看,比如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都有不少華裔移民與後代,不只在文化及語言上更具親切感,當地社會的多元性特色也與台灣文化相當接近,對彼此的合作也是個有利條件,甚至可藉此連結到其他的新南向國家、擴大市場規模,或是能夠運用當地的人力、資源,以及對產業整合更為有利等,也都是許多台商前往新南向市場發展時所考量的重點。
舉例來說,工研院與國內業者共同合作,在多個新南向國家推廣智慧能源的應用。像是在寮國的鄉村地區建置微電網系統,及利用停車場架設太陽能發電示範系統,並且在當地舉辦綠色能源教育訓練活動;在多島的菲律賓更是與當地業者合作,於離島建置太陽能與柴油複合發電系統,並規畫更多離島再生能源微電網系統;以及在越南發展結合資通訊與LED的智慧照明,於印尼規畫舉辦綠能技術培訓並共同開發太陽能電廠與離島微電網等,都很受到當地的認同和參與。
為了能更順利地將台灣產業的優勢帶到各國,在許多推廣計畫中甚至還會結合國際組織或當地公協會等相關單位,也顯示出在這一波新南向發展中,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合作模式,並且要真正能與在地連結;不論是與當地的機關業者合作,或是要能解決在地的問題與需求,更要從跨國家、跨產業、跨領域的方向來衡量。例如馬來西亞和印尼就具有豐富的天然資源,可與國內的生質能源產業連結,或是泰國在文創產業上的發展,就能結合台灣的數位內容技術,在彼此合作上創造互利的成果。
當以促進台灣經濟提升的方向,在爭取推動海外市場時,還必須思考的是要將什麼留在台灣。比如在台商前往各地發展之下,若廠商所採用的關鍵方案或系統,仍是由台灣的企業所開發供應,相形之下到海外發展就會成為台灣經濟成長的一大要素;因為這不只需要更多研發人才,更能帶動台灣產業的轉型升級與高值化,也呼應新南向政策中要以「軟實力」連結,並創造台灣知識軟實力輸出的模式。
借重台灣經驗 創造互利商機
工研院長期致力於新技術產業化,以跨領域的創新系統進行整合,去年起工研院與地方政府合作、結合學校及產業,協助地方發展。針對金融、農業、醫療器材、海洋等四大重點產業,注入創新整合技術能量,以試量產與場域試驗等模式,推動技術產業化的最後一哩路。
其中在海洋產業上,導入人工珊瑚養殖的環控量產技術,針對高值化的軟珊瑚原生種進行量產繁殖、生物萃取、製造與應用珊瑚機能原料,擴大應用於生技、美妝、醫材等高附加價值產業,輔導台灣生技產業採用國產化的珊瑚原料進行生產製造並提升相關經濟產值,提升海洋產業競爭力應用於南向之海洋型國家產業中。在農業上,工研院結合屏東科技大學及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共同合作開發「大氣電漿雞蛋殺菌應用技術」,運用大氣電漿技術處理雞蛋與水產品殺菌技術改良。除了能有效殺菌(沙門氏菌等,滅菌率達99%)且無化學藥劑殘留疑慮之外,乾式製程更能夠減少水資源浪費,同時可取代傳統殺菌流程所需UV照光及熱氣烘乾等手續,可配合產業發展應用於南向之大陸型國家中。
這些在南台灣場域成功的產業扶植案例,正呼應政府新南向政策中「資源共享」的面向,未來,還可發揮醫療、文化、觀光、科技、農業等多種軟實力優勢,作為我國強化與新南向國家開展夥伴關係的利基,爭取雙邊或多邊合作機會。
如果台灣產業能以創新技術打入新南向國家的市場,接下來更快速有效地擴散布局、導入技術,或是降低成本等,其實都已是台灣企業的強項。在原本的優勢之外,台灣企業可以思考持續在新南向國家進行合當地作與試驗,例如自動駕駛或遠距醫療的技術,或是開放資料的應用等,不僅有機會開創新商機,也有助於雙方的產業及經濟發展。
爭取商機仍有挑戰
從新南向發展的經濟或產業面來看,雖可說充滿無限機會,但要真正打入當地市場,仍有不少挑戰。特別是對大多數有中國大陸經驗的台商而言,新南向市場中的不同國家、政策法規、產業環境與文化等都不盡相同,就算在同個國家中,也可能面臨不同的語言、做事方法與生活習慣等。因此想要有效推進新南向市場,「人才」就是其中的關鍵。
企業要真正實現新南向的發展,「人」是要的因素之一。一直以來,有不少來自新南向國家的學子來台留學,或是外勞、外配來台後有了後代;未來這些學子畢業後,不論是留在台灣或是回國,都可選擇進入台灣企業服務,或是投入與雙邊經貿相關的工作,都能促進彼此的經濟交流及互動。
或是像工研院每年都持續招募海外實習生,當這些人了解台灣具有的技術和產業能量後,未來有需要時,就容易聯想到可與台灣合作,也可說是在新南向政策中,強調「以人為本」、人和人連結的目的之一。而也有中小企業反應希望能有更多平台式的服務,例如設立行銷中心等據點或媒介來接近當地市場。有鑑於此,工研院與泰國國家科學院攜手簽署合作備忘錄,並與菲律賓科技部及資通訊部進行雙邊合作交流,未來將結合雙方優勢成為創新應用策略合作夥伴,將適時整合產官學研能量,扮演台菲經貿合作橋梁。
共創產業與經濟前景
就像許多台商前往東協國家投資設廠,目的是希望透過關稅優惠來創造更高利潤,而新南向政策也就是要透過更多元的方式,和各個國家創造合作機會,並為產業創造發展的誘因與機會。因此在政策與環境面上,台灣仍需要不斷加強與新南向區域國家之間的連結,建立更有效的對話與互信,讓彼此之間的經貿往來更順暢;同時在關鍵的人才培育上,不只是企業需要持續投入,在政策做法上也可提供更優惠的條件,讓人才更能與台灣產業結合,為新南向的發展奠基更多的優勢和競爭力。
(本文經蘇孟宗授權轉載,刊載於工商時報《新南向連結在地需求 帶動台灣新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