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由《Make雜誌》創刊首次提出「Maker」的概念,全球掀起一陣創客(Maker)創新風潮。創客起初雖以少量多樣方式創業,但最終仍希望製造出來的產品為更多客戶接受,進而形成「創客經濟」。美國在2014年的調查數據顯示,創客創造中小企業2,800萬美元產值、美國成人有57%是創客,在2016年創客更高達1億3,500萬人規模、約占成人總人口54%,足見新創事業可帶動就業機會攀升,更能創造可觀經濟價值。
創客不是全新的概念,但與過去的傳統工藝相比,特質在於創新、實踐與分享。創客是跨領域、每個人要做的東西都不同,最大特點是融入社群概念,加入社群就可跟有志一同者交換訊息與互學共創,甚至共同解決問題。創客群體可能來自於不同的專業領域、甚至是不同國籍,可分享不同專業的知識領域及創意,進行跨界合作。
台灣過去從傳產轉移到電子產業代工,形成龐大的聚落,但多以硬體代工為主。在網路科技進步下,物聯網的興起,物聯網將加速推動技術與服務不斷變化與創新。世界經濟論壇(WEF)曾指出,物聯網對產業的影響可分為效率提升、創新產品服務、成果經濟與智能經濟等四階段,最終將走向智慧經濟;透過完善的聯網體系、人工智慧、自動與智能化,持續偵測服務需求,達成資源配置與使用最適化。換句話說,物聯網提供平台,在此平台上要具有那些功能,都是跨領域的應用,而Maker社群因致力實現各種創意應用,被視為是物聯網硬體創新重要力量。
台灣近幾年來逐漸由「台灣製造」轉變成「台灣創造」,除大企業注重創新,中小企業也開始與創客社群合作,將原有能力應用在新產品設計及功能創新。不只是產品端的改良,藉由創客的跨界混血特點,也將在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注入活水,改變過去「數大是美」的接單模式,由代工產品線多元化進而開創新局。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學校、研究機構及企業等不同的平台積極提供軟硬體的資源,將助益新創公司專注於既有的技術與研發,加速公司成長。由於創客的優勢在於創意發想與研發產品,但經常因為缺乏強有力的經費支援,加上供應鏈與生產端的實戰經驗不足,以致影響後續營運。
政府積極推動亞洲矽谷、智慧機械等產業的創新,推動中小企業與創客間共創合作;科技部也宣布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將挹注四年20億元經費,打造智慧人創新基地的「Maker Space空間」,結合智慧型機器人相關的新創團隊、中科與南科園區的廠商、高中職與大學等資源,藉由科學園區的產業群聚優勢,打造全台最大的智慧機器人基地。
全球創業觀察組織(GEM)將創業總體環境建構為:政策、資金、文化、支援、人力資本及市場等六大構面,從系統來看生態循環,仍須思考經濟提升的根本,中小企業及社會企業最終仍需在商品設計或功能上能洞悉市場,適切的回應顧客需求,並藉由經濟營收驅動營運,才能帶動產業升級。
中小企業是台灣經濟推升的關鍵動力,面臨全球化劇烈競爭,製造業服務化勢在必行,中小企業規模與彈性將是創客研發時的最佳夥伴、而具有混血與跨域特性的創客讓商品與生活產生連結、再與服務相結合,將能補強中小企業研發不足之處。
(本文由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分析師曹景翔、洪綉卉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