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看ITRI四大亮點-蔬果農藥檢測器 綠燈亮了就可以

蔬果農藥檢測器還可以依地區客製化

蔬果想要種得漂亮,除了看老天爺臉色,農藥絕對是個很重要的「加分項目」,但農藥用得過多,倒楣的卻是吃下肚的民眾──攝入過量的農藥最終會造成內分泌系統受到嚴重干擾、神經系統損傷,甚至有致癌風險。

「不知道該洗多久」其實是國人對蔬果農藥殘留的疑問,為了解決食安問題,工研院研發了隨手型智慧蔬果農藥檢測器,清洗蔬果的水進入儀器可以顯示農藥的殘留程度,只要燈號由紅轉綠,就表示食材「大丈夫」了!對於一般家庭來說,這的確是簡單又明瞭的把關方法。

工研院智慧微系統科技中心研發組長林靖淵表示,我國農產品雖然有農藥殘留檢驗,但每天幾十萬噸的吞吐量,最多只能抽檢,要是沒檢測到的蔬果,在種植時位處農藥噴灑落點,萬一沾染較多、可能就會超標。蔬果農藥檢測器是透過分析各種農藥的化學光譜、利用波長分布來判斷農藥吸收的特徵,然後再將光譜數據建立進去,利用高整合微型化技術將系統縮小化;目前檢測器中有八種常見的可水洗農藥資料,檢測極限可達0.5ppm。

農藥的化學光譜就如同人類的指紋一樣,是獨一無二的「身分證」,林靖淵指出,由於世界各地慣用的農藥不一樣,只要有當地的農藥實品,帶回實驗室做分析,找出其光譜分布,就可以客製屬於美國、歐洲、中國大陸等地的檢測器。這次在CES 2018,工研院就特別針對美國最常見的四種農藥做出化學光譜資料,將檢測器從台式變美式,要讓全球看見台灣對於食安維護的技術能量。

林靖淵說,該技術已經技轉廠商,相關產品最快今(2018)年中問世,同時,檢測器還考慮結合藍牙技術,並增加農藥分析光譜,未來只要連上系統、隨時可以更新農藥資料庫,讓民眾吃東西更安心。

  • 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請先與我們連絡!
  • 每一個分享都是支持「工業技術研究院」持續創作的能量!感謝您!
  • 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發表意見
延伸閱讀
觀看更多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