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台灣按照從原料到商品的開採、製造、使用、廢棄的線性經濟模式發展,帶來富裕卻也造成環境汙染。今日,方興未艾的循環經濟冉冉升起帶起一場產業變革,是台灣產業經濟實力再發光的機會,也是台灣面對環保趨勢的回應,全球政經大趨勢正朝這個方向推進,台灣必須正視這樣的變革。
未來20年,數十億開發中國家的人口將走出貧困、成為中產階級,加上城市化讓人類對能源、水、蛋白質的大量需求將造成全球資源緊張。聯合國國際資源組報告指出,未來水資源不足及水環境污染將使全球GDP減少6%,耕地有一半出現退化,造成未來25年全球糧食可能減產12%、糧價上升30%,若原料開採量持續不變,2050年時的原料需求將再成長2.5倍。如果沒有做好資源替代、減少浪費、提高資源可循環性,且設法讓經濟活動和產品虛擬化、最佳化,可以預見,資源的國際市場不是花大錢,就是搶破頭。
國安與永續成長需兼顧
台灣是一個天然資源極度缺乏、仰賴外國進口,容易受國際能源事件及價格影響的國家,2015年的統計顯示,台灣消耗的整體資源中,73.2%來自進口,自產的26.9%絕大部分是土石資源。從物料性質的依賴程度分析,金屬(近100%)、化石燃料(99.8%)、生物質(71.8%)、非金屬(30.6%)均來自進口。當國際形勢瞬息萬變,物料自給率不足就可能對國內經濟民生造成負擔,甚至威脅國家安全。
台灣身為ICT大國,關鍵材料卻幾乎完全依賴外購,像半導體、資通訊產品每年需要一千多噸稀土元素完全仰賴進口,出口國在貿易政策上只要稍做變動,就可能對台灣ICT產業產生劇烈衝擊,台灣若要維持高科技產業穩健發展,就必須具備透過循環經濟掌握重要資源的能力。若資源生產力越高,就表示資源利用越有效益。此外,資源生產力的成長速度,也能檢視國家走向更永續的程度,讓經濟成長與資源消耗脫鉤的結果,可創造經濟、社會和環境的「三贏」。
三大願景推動循環經濟
台灣要跟進循環經濟的趨勢,就需要矯正過去線性經濟模式的問題,並要能重振經濟競爭力,重建永續新台灣。建議可朝三願景來推動台灣的循環經濟:
1.零廢棄、零排放、零工傷:
未來新設的工業區,應符合循環經濟的標準,生產過程排放的廢棄物和廢水妥善收集、再生及循環利用,成為兼顧能資源循環永續利用與循環經濟效益的環境,以達到兼顧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永續目標。
2.循環經濟重塑企業戰力:
企業必須聯合上下游的供應商和客戶一起發展與環境共生的整體競爭力,此外,需要平台化的產業環境,先進的物流、金流、大數據、智能機械及區塊鏈等基礎設施,構成讓中小企業能很快從事循環經濟活動的生態系統。
3.台灣成亞洲循環經濟熱點:
台灣以現有資源回收和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的基礎,加上政府的企圖心,大有可能迎頭趕上,成為亞洲循環經濟的「熱點」,將有助台灣產業的國際合作,並開拓台灣與世界在循環經濟上的對話空間。
除此之外,IEK提出以新思維(Re-Thinking)、新環境(Re-Environmenting)、新服務(Re-Servicing)、新科技(Re-Innovating)、再製造(Re-Manufacturing)、再利用(Re-Cycling)和可再生(Re-Generating)等7個R,作為創造循環經濟價值的關鍵要素,促成不同產業環節和跨部門彼此理解,加快循環經濟的腳步。
創新信念迎接挑戰
循環經濟已是很多國家的施政重點,台灣也將循環經濟列為5+2產業創新政策之一,但因為循環經濟範疇極廣,包括許多跨領域產業的合作模式,還有一些需要技術創新、新興商業模式需要突破的挑戰,例如:台灣近幾十年在製造業的優勢逐漸需要轉型升級,除了將原本微笑曲線的「製造」、「品牌行銷」和「創新研發」向上延伸,搶佔以「使用者價值」創造的生態系制高點,還可善用循環經濟中的生產理念,思考如何從產品設計端就以生命週期思維出發,考慮到資源循環整體過程,使材料消耗透過再利用降到最低,進而墊高台灣製造業的全球競爭力。
總言之,面對這一波經濟變革浪潮,過程中將充滿挑戰,還有很多有待探索的未知議題。期待台灣未來在追求產業發展與經濟成長的過程中,能同步以循環經濟建立經濟成長、環境永續、社會共融的共享生態系,讓生產資本、自然資本、社會資本、人力資本均衡發展,以創新商業模式與技術提升台灣產業的附加價值。
(本文由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蘇孟宗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