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院士】苗豐強 合縱連橫 打造資通訊科技事業王國

新科工研院院士苗豐強,為台灣最早期的矽谷海歸派之一,回國後帶領聯華神通集團大刀闊斧地轉型,拓展事業版圖,推動台灣資通訊產業的發展,近年更進一步轉往高附加價值的物聯網、雲端事業體發展。

走進聯華實業南港總部,挑高大廳裡最吸睛的,是一尊與成人身高相仿的金黃色駱駝銅雕,苗豐強站在銅雕前,向眾人介紹:「這是為了紀念我父親(聯華實業創辦人苗育秀)而設立的。」苗豐強解釋,身型高大的苗育秀曾因開會整晚不吃不喝,如同沙漠裡的駱駝一樣,有著堅忍不拔的毅力,如此的精神也深刻地反映在聯華神通集團的企業風格中。苗豐強接手營運後,將父親「勤慎誠樸」的精神秉持至今,陸續創建氣體、石化事業,並轉投資資訊事業,逐步形成今日的聯華神通集團。

工研院第七屆院士,苗豐強董事長

引進微處理器 揭開PC產業發展序幕
聯華實業本以麵粉、麥片業務起家,於1974年創辦台灣第一家電腦公司神通電腦,自此跨足資通訊產業。當時,苗豐強正任職美國英特爾(Intel)公司,是開發知名的8080微處理器設計小組成員之一。

憶及回台的原因,他表示:「起心動念是因為政府的十大建設政策,因而籌建聯成石化公司,但看到當時國內多使用進口造價昂貴的大型電腦設備,欠缺自有技術,就覺得一定要將微處理器技術帶回台灣。」苗豐強回國後,帶領公司14名員工,代理英特爾的微處理技術,並將低成本的小型電腦系統,介紹給國人及中小企業。
他也沒忘記返台初心,積極聯合學研機構,推動台灣微處理器的研發製造與生產;後來更參與建立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的計畫,旗下神達電腦是第一批進駐竹科園區的電腦公司,一連串關鍵的決定,為台灣資通訊產業後來的盛事榮景埋下了伏筆。

1980年代,神通全力推動研發,推出全球第一台中文電腦「小神通」,揭開國內個人電腦發展的序幕,之後新竹科學園區神達新廠落成,建立量產電腦生產線,更交出1個月銷售100萬台電腦的漂亮成績單,為後續電腦代工生產、設計代工以及建立自有品牌奠定了穩固的基礎,台灣資通訊產業的發展輪廓亦愈見清晰。

不過到了1990年代,聯華神通改弦易轍,脫離消費型電腦製造行列,重新布局。苗豐強率先提出「全球運籌管理(Global Logistics)」的創新概念,積極於全球各地打造組裝及物流中心,隨即併購美商COMPAC Microelectronics,改名為新聚思科技(SYNNEX),大舉轉進高附加價值的IT供應鏈服務、物聯網、雲端等領域,從硬體製造蛻變成為全新的雲端事業體。

問到當年何以毅然做出轉型決定,苗豐強說:「不光那時候,40年來聯華神通集團一直都在轉型,找更好的、更新的商業模式!」產業嗅覺敏銳的他,帶領集團脫離硬體製造紅海,以合資及併購的方式,開拓出另一番天地。「不能說我的選擇就是對的,聯華神通只是選擇走一條更多元、精緻化的路!」

垂直水平整合策略 擘畫全球通路

從銷售麵粉的食品產業,到全球最大的桌上型電腦組裝廠神達電腦、亞洲最大的IC通路商聯強國際,再到全球第三大資通訊組裝廠新聚思,可以看出苗豐強不斷突破的決心,以及進行全球布局獨到的眼光。在世界各地打造生產組裝線,推動集團內以及與供應商之間的「垂直與水平整合模式」,就是他的布局策略之一。

苗豐強形容,通路如同高速公路,「在這條高速公路上不只賣我們自己的電腦,還要賣各式各樣的資訊產品;不僅開在台北,還要擴展至台中、台南、高雄,甚至到全世界,這條高速公路就更有價值。」

苗豐強舉例,以神達電腦為主軸,搭配聯成化學科技的化學材料,作為垂直整合的上游,開發製造零組件、主機板,進而整合出桌上型與筆記型電腦產品;再水平整合聯強國際的物流,以及神通電腦的電子商務平台,發展出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快速服務。全盛時期店面高達3萬多家的聯強,主打亞洲地區市場,各種競爭的產品都在這個通路上銷售,成為亞太區最大3C產品通路商;新聚思科技則進攻美洲通路,是全球第三大的商用IT產品通路商。透過垂直與水平的整合,結合關係企業之間的合作,是聯華神通集團在21世紀立足高科技領域的重要策略。

以科學算命 精準布局市場
正因為建立起完整的全球供應鏈與通路體系,神達的交貨能力提升到「982」的黃金數字。苗豐強解釋這組神奇密碼背後的意義:「從接單那一刻起,98%的產品,2天內即可完成出貨,」客戶有任何問題皆能即時反應,並在最短時間解決,可說是客戶與供應商眼中的快速部隊,也是神達維持領先地位的不敗秘訣。

嫻熟科技趨勢,又極具商業頭腦的苗豐強,戲稱自己是「以科學算命」:「左手掌握自己的條件(SWOT),右手掌握大環境變化(PEST)。」SWOT是指企業要懂得分析自身的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機會(Opportunities)與威脅(Threats),PEST則是政治(Political)、經濟(Economic)、社會(Social)與科技(Technological)等外在環境的分析。他認為成功的製造業不是只有在全球設立很多工廠,背後還要有足夠的供應鏈,對各國的稅法、勞工等環境因素也要有深入研究,只有看清外在環境變化、了解內在實力,才是企業永續經營的不二準則。

近年聯華神通集團在智慧型手機、車聯網、金融科技的業務成長之下,大量資訊亟需分析後轉化為更精準的商業知識,物聯網、雲端技術的外包服務需求因此快速成長,並形成新的商業模式,「現在大家都還沒察覺這個趨勢,但我們走在前面,是台灣唯一的一家。」他舉例,集團旗下的新聚思不僅有傳統通路,也幫美國大型網路公司打造資料中心(Data Center),幾年前更併購IBM顧客服務流程外包(CRM BPO)部門,搶占外包服務市場。

期許工研院整合產官學界力量
全球局勢變化迅速,一向關心台灣產業發展的苗豐強,除了建議發展可以提升效率、創造雙贏的外包服務商業模式之外,也指出台灣在半導體、系統組裝、軟硬體與精密機械等領域都有很強的實力,應該加緊整合、與國際市場接軌;國內政策與法令制定也要朝有益於企業發展的方向。日前立法院三讀通過「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實驗條例」,俗稱「金融監理沙盒」(Regulatory Sandbox),就對鼓勵金融科技創新有相當的助益。

苗豐強期許工研院能扮演領頭羊的角色,以豐沛的研發能量,整合各領域知識,加強與產學界合作,讓台灣能順利與國際市場接軌。

他也不忘鼓勵年輕世代,雖然這個時代競爭非常激烈,但許多工具、資訊皆隨手可得,不像以前得花上半天時間找尋,不妨想想手邊工具與它的應用可以如何進一步發展,結合自身的領域知識,打造新的商業模式,「相信現代的年輕人一定能更快達到目標,加油!」

本文經工業技術與資訊授權轉載「苗豐強 合縱連橫 打造資通訊科技事業王國」

  • 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請先與我們連絡!
  • 每一個分享都是支持「工業技術研究院」持續創作的能量!感謝您!
  • 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發表意見
延伸閱讀
觀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