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清脆的聲響,優美的拋物線,全場目送白球飛越全壘打牆。中華隊在2024年世界棒球12強賽中奪冠,寫下棒球新頁!臺灣的棒球運動風氣盛行,無論是職業賽、業餘比賽還是草根棒球,熱愛揮棒的玩家多如牛毛。在棒球這項深具魅力的運動中,除了對體能的鍛鍊之外,打擊表現的提升更是重要,但您知道嗎?打擊率並非單靠苦練就能達成!現在,科技的導入正逐步顛覆傳統打擊訓練模式,工研院運用 AIoT技術,開發出「AIoT智慧棒球訓練系統」,幫助球員透過數據精準提升打擊表現,續勢再為臺灣棒球界帶來劃時代的創新突破,成為結合智慧科技與運動科學的絕佳範例。

結合AI 全面解析揮棒細節
傳統的打擊訓練方式多依賴教練的經驗判斷,但人眼觀察難以捕捉揮棒的細微變化。工研院研發的「AIoT智慧棒球訓練系統」,運用高速攝影機、感測器與人工智慧演算法,能夠即時蒐集並分析球員的揮棒數據,包括揮棒速度、擊球角度、球棒軌跡等關鍵指標,將過去難以用言語精確傳授的棒球培訓方式,透過影像和數據化分析變得具體且可量化,協助球員更進行科學又精準的訓練!
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組長林宏墩表示,藉由智慧裝置與即時數據分析技術,能在短短數秒能內完成數據運算,精準偵測球員揮棒姿勢,不僅提供即時調整建議,還能有效降低運動傷害風險。提供選手與教練即時回饋。他強調:「以往球員可能需要依賴影片慢動作回放來分析自己的揮棒動作,但現在只需站上打擊區,系統就能即時提供精準數據,幫助球員調整擊球策略。」
模擬球路 讓訓練充滿挑戰與樂趣
另外,有別於一般市面上發球機,除了球速選擇,它搭載AIoT遠端控制模式,透過自動調整發球角度、力道及球路,能夠模擬多種球路變化,包含:快速球、滑球、指叉球,甚至伸卡球,甚至能模擬對手投球方式。
在棒球比賽中,投打變化快速,且會有角度、力道等多種因素影響。「AIoT智慧棒球訓練系統」必須迅速偵測發球方向,並根據打者動作做出即時回饋,資料處理能力的速度與精確度要求極高。為了提升系統表現,工研院研發團隊攜手國內多所大學及研究單位進行合作,持續優化技術。林宏墩進一步指出:「我們計畫逐步建構專業投手資料庫,並與發球機AI系統整合,模擬不同投手的特性,未來與像大谷翔平這樣等級的球路對練,將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這樣的科技應用,也大幅降低了一般棒球愛好者學習的門檻,讓訓練變得不再單調,而是充滿挑戰與樂趣,讓球員打起來直呼相當有感,讓小編不得不驚嘆其創新程度!
從場域應用到民眾體驗 為棒球賽事帶來全新動能
全球市場數據顯示,運動產業結合科技的產值預計在2030年達到新台幣13.4兆元,其中物聯網(IoT)、人工智慧(AI)、大數據分析與5G技術的普及與成熟,是推動這波成長的關鍵動力。這些技術不僅能協助運動員優化表現,也讓一般民眾的運動體驗更加沉浸、有趣,甚至與他人互動更緊密!
工研院研發的「AIoT智慧棒球訓練系統」目前已導入新北市崇義高中、新竹市虎林國小基層棒球隊訓練,透過這套科技系統,不僅能感受沉浸式的棒球訓練環境,還能真實體驗未來棒球訓練的可能性。小編認為,這樣的創新應用不僅可讓球員受到專業、科學化的訓練,更能推動棒球普及,也對提升球技與增加運動樂趣帶來顯著助益。
工研院的「AIoT智慧棒球訓練系統」不僅展現了運動與科技結合的無限可能,也開創臺灣智慧運動科技的新藍海。小編相信,隨著更多創新技術的導入與應用,棒球以及其他運動將邁向更加智慧、充滿活力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