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點線面,我從產業的點,在ITRI看到全貌

成就自我,若來自一次次的轉換,你會願意跳出工作舒適圈嗎?工研院2位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女將,就都曾勇敢say yes,她們分別是電光系統所產業化經理王欣雯、企研處組長王韻筑。

電光系統所產業化經理王欣雯。(圖/工研院)
電光系統所產業化經理王欣雯。(圖/工研院)

工研院讓她的人生全馬跑得更精采

總是笑臉迎人的王欣雯今年6月才剛到工研院報到,談起這次轉職,她充滿著期待地笑說:「工研院可讓我的人生全馬跑得更精采。」初到職就有這股自信,那是因為王欣雯很明白她來到工研院的目標。

大學念中文系,再取得企管碩士,王欣雯直言自己從小就是個認真做事,卻又經常不按牌理出牌的人,因此,當她初出社會時,就帶著大家詫異的眼光,及自身在學時習得的文字撰寫、言語溝通、專案管理等能力,進入科技業做企劃、業務推廣與執行政府計畫等相關工作,並一路深根於IC基板相關產業。

一做就是10多年,今年年屆40的王欣雯便開始思索未來職涯發展,「發現我少了封裝這塊最接近終端使用者的技術知識,」王欣雯指出,站在職涯十字路口,她想要更往前走一步,更看見產業全貌,也想更勝任於先進技術與產業落地的鏈結角色,於是她決定趁著40歲前再給自己一次挑戰機會。

當下她環顧產業環境,認為唯有擁有豐富技術能量與學習資源的工研院,才可帶給她最快速、最全面的成長,就算當時正夯的產業主管極力挽留,她仍決定轉戰工研院,果真她驗證了「一入工研院,如入寶山」。

在工研院,王欣雯面對多元的跨域知識寶庫,再融合她在業界累積的經驗和市場敏感度,現在王欣雯正努力將工研院先進技術跟產業搭橋,以落地解決產業端的問題,同時她也把院內前瞻技術研發帶給產業未來式的藍海發展,王欣雯很開心把過去產業端的點,在院內拼出點線面的全貌,創造她想追求的人生全馬全風景。

企研處組長王韻筑。(圖/工研院)
企研處組長王韻筑。(圖/工研院)

One More Ounce,「多做一些」的概念,利己也體會了利他

同樣從職場帶著滿眼風景進入工研院的還包括王韻筑,她自言她天性帶著一點隨性與浪漫性格,談起人生2次重要的工作轉換,她都不禁笑說:「都是跟人聊著聊著,覺得有趣就來了。」事實上,王韻筑很清楚工作轉換可為她帶來哪些新視野,並從中累積其職涯歷程,提高個人價值。

學企管出身,王韻筑一畢業就進入銀行工作,曾經擔任銀行與資訊系統供應商的溝通窗口,在一次次的合作過程中,「竟發現我很能聽懂資訊人的溝通語言與思考邏輯,」王韻筑笑說,當時該資訊廠商力邀她加入,沒想到不喜歡一成不變的王韻筑,果真毅然地從一家大銀行,轉戰到一家小新創。

這期間王韻筑跟工研院有合作開發的接觸,一方面感覺自己想飛更高,另一方面也想更進一步掌握先進技術的發展進程,於是她決定從自己擅長的整合力與分析力出發,加入工研院IEK,負責產業研究分析工作。

因為擅長轉譯資通訊相關領域技術,後來王韻筑轉調加入資通所擔任業界客戶與院內研發之間的溝通橋梁,「憑藉過去工作經驗,我可以快速抓到客戶需求,並將客戶想法規格化、產品化,再跟研發溝通,」王韻筑指出。

但王韻筑喜歡改變,並看見不一樣的自己,因為想參與更多專業技術領域,及擴增跨域合作的經驗,她又申請轉調到企研處,投入多項重要的擘畫任務,包括從院部的高度規劃2030、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並協調參與的所、單位,及針對跨領域技術推動科研整合平台等,這些任務都深具前瞻性。

轉換有好有壞,你有勇氣冒險嗎?對此,這2位女將都認為,只要你清楚每個人生階段想做什麼,過去所有努力過的每個經歷、練習、時間並不會白白浪費,都是未來成長的養分。如同她們都曾在業界歷經了精采,不論是從業界全新加入,或在院內跨域轉調,ITRI以人為本、多元包容的組織文化,及擁有跨域內涵多元的所、中心,都讓她們不斷延展自我價值,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 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請先與我們連絡!
  • 每一個分享都是支持「工業技術研究院」持續創作的能量!感謝您!
  • 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發表意見
延伸閱讀
關鍵標籤
觀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