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表具AI辨識能力的熱影像儀器後,工研院再次發揮研發能力,推出最新的COVID-19病毒檢測器「核酸分子檢測系統」(簡稱「疫開罐」),是目前既有的三種病毒檢驗方式中,能夠最早在潛伏期就能偵測出病毒的方法。
傳統核酸分子檢測系統一般需耗時4至8小時,由於機台龐大,一般設置在實驗室內,所以加上運送時間,平均一個檢體約需兩天的時間才能得知結果。然而工研院的疫開罐卻只有瓶裝汽水的大小, 不僅方便攜帶、檢測時間還壓縮到了一小時。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未來有兩個地方非常需要設置疫開罐。一個是機場、港口等邊境管制處、另一個就是社區內診所。 「這樣一來,就能在機場把境外移入的案例檢測出來做隔離,社區內有感冒症狀的民眾也能快速做篩檢。」
隨地檢測、時間縮短,「疫開罐」要揪出輕症患者
究竟這個核酸分子檢測系統有何特別?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林啓萬提出四大特色。第一,精準度高,檢測方式與黃金標準qPCR(定量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一致,透過光學與加熱技術,偵測病毒內的核酸分子,精準度達90%。
林啓萬說,工研院調整加熱設計,使得加熱更均勻,試劑內使用的酵素也進行優化,讓酵素更耐高溫,也能更有效與病毒核酸分子進行作用。
第二,靈敏度高。疫開罐可以在病人感染的0到7天潛伏期內,只靠低量的病毒就能檢測出來,能更有效地找出輕症、甚至無症狀的患者。
第三,輕巧度高。疫開罐的重量只有600公克,大小相近於一瓶汽水罐,相較於重達34.2公斤的傳統檢驗系統,疫開罐不僅可攜帶,還能部署在前線,省下來回實驗室所需的時間。
最後,疫開罐的效率很高,從口咽或鼻咽採取樣本後,加入試管放入儀器內,前後約一小時就可得到結果,也能有效舒緩醫護人力的需求。目前臺灣每天的檢測量約3,000個樣本,疫開罐的導入,也能有效擴大檢測能量。
預計7月底完成技轉、量產
目前COVID-19病毒有三種檢驗方式,分別檢驗病毒核酸、抗原與抗體,各自應用於病患的潛伏期、感染期與恢復期三個不同的病程階段中。 像是中研院於2月發佈的15分鐘快篩試劑,就是基於抗原的檢驗模式。
劉文雄說明,三種檢驗方式有不同的策略應用。應用於潛伏期的病毒核酸檢驗,可以在邊境攔阻輕症、無症狀病患;應用於感染期的抗原檢驗,用於快速找出確診病患;應用於恢復期的抗體檢驗,則能有益於後端疫苗的研發工作。
關於後續的量產等工作,工研院目前已和國防部國防醫學院預醫所及四家廠商展開合作,預計在6月底前符合工研院GMP(優良製作規範)的場域,完成1萬套恆溫核酸擴增探針試劑套組,未來在廠商加入後,預計7月底完成技轉、達到量產疫開罐的準備,並希望在年底能提供一百萬套試劑,提供第一線防疫人員做更精準快速的檢測與防護。
(本文由數位時代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