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到全球產業與經濟發展,目前已站在生活、健康與環境的關鍵十年轉折點,如何應用科技研發超前部署,找出臺灣新定位,攸關下一代的競爭力與福祉。
根據工研院IEK Consulting預估,2030年臺灣數位經濟比重將達到GDP的60%,跨界創新帶動更多機會與挑戰。臺灣亦面臨高齡化與少子化導致勞動力減少;而人口集中都市、城市巨大化則引發環境議題待解。另一方面,美中科技戰及今年發生的疫情,讓全球化概念轉為在地製造、促進在地經濟發展及提升就業,這些環境上與全球國際情勢的變化,都讓臺灣的整體環境更具挑戰。
工研院作為產業科技的先行者,已展開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以2030年科技生活為題,聚焦「智慧生活」、「健康樂活」與「永續環境」等三大應用領域,描繪三大應用領域主要情境,收斂出各領域的重點發展方向,同時發展支持三大應用領域的智慧化致能技術,包括通訊、資安與雲端、人工智慧(AI)、半導體晶片等,並攜手產、官、學、研跨界合作,突破產業框架,發揮臺灣的智慧價值,搶先布局未來所需競爭力。
有別於以往技術成功後再找市場,工研院從未來的需求反推,找出現在起就要開始做的事。今年疫情爆發後,工研院已重新檢視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技術策略也因應做滾動式調整。工研院預期,疫情將帶動防疫需求,也讓臺灣出現三波產業新契機,將是未來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第一波是「防疫科技需求湧現」
從疫情前期的防護、中期的因應,到疫情後期的照護,臺灣在防疫成效讓世界看見,加上臺灣在醫療水準、健保資料完整度、電子資通訊製造等能力是被世界所認可,未來在健康照護和防疫科技應用上,臺灣應把握住此未來商機。
因此,工研院在「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健康樂活應用領域裡,將協助產業界整合供應鏈,建立防疫產品技術平台,加快研發、篩選、驗證、量產等防疫技術研發進度,布局精準大健康產業,厚植防疫技術能量,因應未來防疫需求。目前已與榮總、榮家合作,研發身體早衰檢測,以及失能及失智的銀髮賦能監測方案,運用虛實整合科技協助照護銀髮族,為進入超高齡社會做好準備。
第二波是「帶動1.5公尺經濟」
疫情帶動許多創新應用,如線上教育、娛樂、零售等宅經濟平台、社交距離經濟、企業韌性措施紛紛應運而生。綜合整理國內外研究報告發現,這次疫情過後,很多民眾的行為模式將有重大改變,包含低接觸社交互動方式、工作與生活場域混搭、更適應數位消費、更重視公共衛生、降低人群活動意願及減少大眾載具需求等六項特點。
在這一波發展中,工研院「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的智慧生活應用領域,將加強遠距實境體驗型態,像是優化遠距工具,新增人性化互動設計或功能,並發展數位足跡技術,追蹤不同場域的消費習慣,打造客製化的創新服務模式,協助加速企業數位化轉型。
在享受智慧生活、健康樂活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對環境的尊重。這次疫情帶給大家啟示是必須善用科技,尋求與自然和諧相處之道。因此在「永續環境」應用領域就涵蓋三大項,一是循環經濟,以創新材料、創新設計,讓資源可以循環利用,達到降低甚至零廢棄的目標;二是智慧製造,透過製造、感測、物聯網等技術,快速布局全球,對接市場需求;第三是綠能系統與環境科技,以智慧電網系統為架構,開發綠能整合技術,友善地球。
第三波契機則是「打造強韌產業生態鏈」
眺望2030年,長期性商機則代表更多的商業機會,但也有更高的挑戰性,臺灣應善用四大強韌元素,打造「強韌產業生態鏈(Resilient Industry Ecochains)」:迅速回應製造分流趨勢、建立短鏈生產的高敏捷;持續營運不斷鏈的高韌性;遇到如疫情全球衝擊仍可獲利的高韌命;以及在競爭中追求唯一而非第一的高價值,才能讓臺灣在下一個關鍵十年繼續做全球產業鏈的關鍵夥伴。
- 循環經濟:以創新材料、創新設計,讓資源循環利用。
- 智慧製造:透過感測、物聯網等技術,快速布局全球。
- 綠能系統與環境科技:以智慧電網系統開發整合技術。
(本文由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發展研究所所長暨人工智慧策略辦公室主任蘇孟宗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