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跨界合作 搶攻超高齡市場

根據行政院截至2023年6月統計,臺灣總人口數為2,337多萬人,其中65歲以上人口達418.5萬人,占總人口17.92%,預計2025年臺灣老年人口比率將跨越21%,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人口老化帶來的新興商機「界線」也更為模糊,從醫療走向居家,從「治病」走向健康促進,從傳統的照護,走向日常運動與作息調整,廠商若能藉由釐清商業模式,透過聯盟、政府平台等機會「借力使力」,尋找上下游或跨領域合作夥伴,串接金流,建立完整正向的商業模式,協助銀髮族達到成功老化,將有助搶攻全球高齡市場商機。

預計2025年臺灣將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協助銀髮族成功老化,將有助搶攻全球高齡市場商機。(圖/123RF)

世衛組織推估,2025年全球銀髮產業市場將達新臺幣1,122兆元,許多業者鎖定這個潛力市場,臺灣資通訊產業、醫療技術與能量均在世界名列前茅,無論是醫院、電信業者、或是電子五哥都積極搶進高齡銀髮市場。不過,這塊市場有兩大「質變」業界投入前要思考,一個是人,一個是科技研發。

相較於過去的長者,現在的高齡族群教育程度高,有更多元的退休生活、更高的健康管理意識、重視生活品質、科技產品接受度高,有別於「看醫生有病治病」的傳統觀念,現在高齡者對健康要求更高,更注意「身體密碼」,數據一有異常就採取行動解決,主動性更高。

近年大數據、數據串聯及加值的蓬勃發展,數據驅動的銀髮科技研發成為主流,且分析更進階的資料,如生活型態、家族史、疾病特性、基因組成等,以歸納出具備哪些特徵的族群罹病風險較高或是治療效果較好,相關產品設備甚至能應用至預防醫學領域,在居家場景透過生活習慣的改變、採取健康促進等措施,有機會降低疾病風險、延長健康歲數。在此過程,智慧型非接觸式的偵測、診斷工具蔚為流行,結合AI、大數據分析、AIoT、區塊鏈、邊緣運算等技術,不只讓長者個人隱私提升,使用更安心,健康數據也走向「去中心化」、降低醫療與照護人力負擔,而個人化的穿戴式產品更是擴大涵蓋心理、運動與神經等各領域的監測,商品更小、功能更多,讓長者隨時隨地關注健康狀態以適時調整。

工研院研發「眼底影像AI診斷輔助分析系統」,輔助非眼科醫生診斷糖尿病患者的視網膜病變與黃斑部水腫,以利早期治療,守護民眾健康。(圖/工研院)

面對長者特徵及科技發展的變化,結合科技之力、促成社會行為改變、打造創新商業模式,幫助民眾達到成功老化,這才是幸福超高齡社會的關鍵處方。業者須跳脫「專注開發自家技術」的本位思維,思考「商業模式是什麼?金流怎麼走?誰來埋單?」工研院2020年創立「健康樂活與智慧醫療聯盟」,鎖定不同的照護情境,提供技術展示,創造出不少產學研合作、技術落地的案例。

例如工研院開發出的認知檢測技術,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台北榮總進行題型與流程設計、學理研究,確保題目能有良好效度,也和高雄榮總合作進行臨床驗證,優化檢測題型與流程後,進而技術移轉給國泰人壽,透過簡單小遊戲讓員工或保戶使用,協助保險產業從「事後補償」走向「事前預防」,已有逾2萬人次使用,滿意度超過95%。

其實聯盟成立之初就邀請國泰人壽等壽險業者入會,最重要的用意是替產業創造金流,利用壽險業外溢保單的機制,也就是「鼓勵自主健康管理,搭配保險及回饋」方式,藉由回饋等誘因,促使民眾善用健康促進的各類工具,期望達到讓民眾更健康、保費更低、需要的照護資源更少等目標,進而減輕社會負擔,達到民眾、政府、產業的多贏局面。

另一個應用案例則鎖定精準照護,中化銀髮是國內專注居家照顧的服務業者,日本Social Action Organization公司則有逾2,000萬筆照護資料,並設計出ICT REHA復健系統,在日本最大日照事業「MWS日高集團」使用。工研院促成與SAO公司、中化銀髮三方合作,利用日本龐大照護資料,經由工研院AI分析加以在地化,進入中化銀髮今年3月開幕的首家日照中心「暖時光」現場實證,提供長者更個人化、客製化的照護服務,希望未來可打造多元商業服務模式,累積大量臺灣長者數據,將資訊流轉化為金流,達成以數據驅動「照護精準化」的目標,進而協助建立本土化精準健康照護體系。

結合工研院AI人工智慧運算分析、中化銀髮日照體系,助攻臺灣成為全球智慧醫療及健康照護生態系中心。(圖/工研院)

超高齡社會來臨,政府大力支持很重要,業者也要透過跨業合作,尋找產業夥伴,釐清並建立商業模式,提供服務定期收取費用,創造穩定的金流,才能帶動企業及產業成長茁壯,提高產業競爭力,掌握全球精準健康的高齡商機。

 

(本文由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莊曜宇授權轉載)

 

  • 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請先與我們連絡!
  • 每一個分享都是支持「工業技術研究院」持續創作的能量!感謝您!
  • 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發表意見
延伸閱讀
關鍵標籤
觀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