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是近年來最為熱烈討論的議題;來自自然的生質及生物性材料,藉循環、再生、重複使用,讓資源耗竭、環境負荷與經濟成長脫勾。循環經濟理念全球領先的歐盟,每年投入新台幣380億,目標是2025塑料廢棄物達50%循環回收,2030年以後每年以再生分解或可回收製品取代30%石化料源,據麥肯錫顧問預估,循環經濟將在2030年創造一年1.8兆歐元的經濟利益。
最近國際上有幾個相關案例值得注意:2018年募資平台出現全球第一款用磨菇做成皮料的環保袋;三星(Samsung)宣布2019年起將以「永續發展材料」取代產品包裝中的塑膠。可口可樂預計2020年後所有瓶裝容器都包含生物來源且可回收。從以上幾個案例,可以嗅到循環經濟的商業價值已開始在全球發酵。
台灣石化、電子產品產值超過3兆元,民生用品如機能性紡織、衣物、鞋子的產值達3,000億,生質新材料與循環經濟對我國的上中下游產業的影響將逐年加大。台灣與海外台商擁有完整生產鏈,若能面對此轉機,藉研發與產業的高度合作,加上國際與國內法規的導引,我們有極高機會將生產鏈轉為循環生態鏈,成為世界領先群之一。
循環經濟可從「生物循環」與「工業生產循環」的二個迴路進行資源往復循環再生。由於循環經濟商機龐大,並具有「技術密集度高、附加價值高、能源密集度低、汙染程度低」兩高兩低的特色,對於缺乏天然資源、但是擁有豐厚創新研發能力的台灣,將是極佳的機會。
例如台灣一年約產生12萬公噸的牡蠣殼廢棄物,利用鍛燒旋轉窯,可從中提煉出碳酸鈣粉,價值馬上翻倍,不僅可用於肥料、飼料,還可以用於建材的填充物及油漆、塑膠膜等應用。回收牡蠣殼提煉出的碳酸鈣更可以使用在藥物成型,是藥品賦形劑原料之一,根據IEK consulting 報告,估計2023年,碳酸鈣製成的賦形劑市場規模將達新台幣129億元。原本毫無價值的廢棄牡蠣殼,在科技加值下「點殼成金」。
畜牧業也是國內具潛力發展生物循環經濟的產業。據農委會統計,國內豬隻飼養頭數約544萬頭,豬隻本身,乃至於排泄物,經由科技轉化淬煉,將創造出截然不同的應用與價值。豬皮與豬血經濟價值極低,但生物循環的概念結合生技醫療技術,豬皮可萃取為膠原蛋白原料,用於生醫材料、美妝與保健食品。豬隻血液中的酵素與其他化學成分提煉,可以成為活性添加劑。
此外,養豬事業排泄物透過廢汙水處理及醱酵處理技術,可進行沼氣發電;剩餘的排泄物殘渣,也就是所謂的「沼渣」,則可轉化為富經濟效益的有機質肥料及菇蕈太空包基質,「化廢為肥」給農作物種植使用。
傳統經濟模式危害地球環境與資源,全球每年電子與塑膠廢棄物各產生5,000萬噸,250個組織自發性承諾逐年減少塑膠使用;據歐盟推估,循環經濟可較傳統模式增加7%的GDP成長,引發各國投入循環經濟科技發展。
循環經濟為普世價值商機極為可觀,目前全球仍在起步階段,愈早倡導愈能搶得進入循環經濟市場的先機。工研院已投入循環經濟相關的技術研發,期盼成為驅動台灣未來經濟的新引擎之一。
(本文由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