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被認為是AI應用落地元年,AI快速被導入百工百業,從交通、工業製程、能源管理,乃至於生技醫藥,其中生成式AI已從前瞻技術研究進入到產業落地階段,被市場高度期待能攻克產業難題、為眾人帶來更美好生活,特別是在健康、安全預警、創作等可立即應用的領域上。我國在精準健康趨勢、人口結構老化,以及政府「健康臺灣」政策下,以AI結合醫療開發出「健康解決方案」,不僅成為市場焦點,更是臺灣邁向下一個產業轉型必走道路。
今年第13屆工研院院士會議提出「臺灣產業生成式AI發展倡議」,期盼藉由五大策略加速建構百工百業AI化生態鏈,院士更形容AI是給臺灣的禮物,期許工研院積極協助「AI產業在地化」,讓工研院成為臺灣AI新創搖籃。
工研院發展很多先進技術,幫助縮短照護時間,要讓長者活得更長壽更健康。其實臺灣發展AI有很強的優勢,特別是在生醫領域。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曾表示,現在「臺灣的天空很AI」,臺灣具備「發展AI的四大要素」,包括人才、資料、算力、法規。他在上任院長後,推出智慧醫療、精準健康、尖端醫療三支箭政策,與工研院在生醫研發領域強項相合,透過運用工研院推動半導體成功發展經驗上,結合發展AI的四大要素,相信臺灣在智慧醫療、再生醫療、細胞治療等領域都有應用的機會。
吳明賢認為,現在是AI醫療的「文藝復興運動」,藉由醫療AI的導入,讓工程師、醫師強強聯手,打造下一波的護國群山,更可解決高齡化帶來的醫療照護人力不足負擔。醫療是志業、但健康可發展成為產業。未來透過產官學密切合作,可望繼半導體產業後,打造新一座「護國群山」,解決醫療不平權問題,讓未來全球每個人都可獲得很好的醫療品質照護,達到健康人權最重要的目的。
工研院投入生醫領域研究25年,對於科技與醫療結合,並攜手產業推動技術落地、產業轉型升級,有著深厚經驗。面對AI趨勢,工研院也積極開發智慧醫材等科技,期盼推動「AI產業化、產業AI化」,目前正朝兩大方向前進。第一是疾病治療,針對國人常見疾病朝向「監測及判讀更精準」或「治療更有效」開發。像是臺灣約有220多萬名糖尿病患者,由於患病十年內高達30%會發生視網膜病變,工研院開發出「眼底影像人工智慧判讀技術」,藉由AI判讀輔助「非眼科醫師」診斷糖尿病患者的視網膜與黃斑部病變。
這項技術集結50多位眼科專科醫師、標記超過10萬張眼底影像,訓練出AI眼底判讀模型;也是為國際上唯一可同時偵測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黃斑部水腫,並自動清楚標示病徵、組織結構位置及病期之技術,有效輔助醫師解釋病情。更重要的是能延伸判讀一般民眾的血管變化、視網膜、視神經等14種眼底異常,並建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AI風險預測模型,完善糖尿病患全面性照護。目前已推廣至健檢中心、視光中心。
第二個方向是鎖定「照護服務」,朝術後或長者照護等方向發展。隨著人口老化,除關注高齡疾病的治療,也需關心長者的心理健康。根據內政部2023年統計,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418.8萬人,獨居長者達97.7萬人,占比23.3%。相關研究指出,銀髮族若長期感到孤獨、社會孤立,恐增加中風、心臟病、高血壓、認知障礙等風險。
工研院開發出「尬聊機器人」,運用生成式AI結合情緒模組,整合外觀介面,以玩偶模樣增加長者互動的動機,並串接高齡照護用的專業資料庫,涵蓋失智症、慢性腎臟病、糖尿病等衛教資訊,讓長者與機器人不僅可以「有溫度的尬聊互動」,更可從中獲得有用的健康資訊,同時還可降低老年社交孤獨帶來的認知衰退風險,已於高雄榮總長照住宿機構進行場域驗證。
展望生醫產業AI應用浪潮,工研院持續推進,首先以AI強化生醫研發,運用AI投入醫療服務、藥物與醫材開發。其次,在生醫各領域建構臺廠生態系,串聯供應鏈,加速醫療技術落地。第三,將深化醫療臨床合作,已和20多家醫療院所與重點醫學中心鏈結,將展開多方領域研發合作。期盼藉此加快AI醫療科技應用腳步,達到「創新驅動、普惠大眾」的目標。
(本文由工業技術與資訊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