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領頭羊 工研院45周年開創藍海新布局

產業的升級轉型,一直是各國發展的不可逆進程,台灣歷經百年也走過這樣艱難的路。但說到台灣如何從雨傘、成衣、水果為主的民生外銷,轉型到今日以IC、面板、零組件作為出口主力,都不能不提到一個單位──工研院。

工業技術研究院今年迎接45周年,為國際級的應用科技研發機構,將持續扮演好台灣產業領頭羊的角色。

工研院在1970年代由前行政院長孫運璿主導創立。當時台灣的中流砥柱,主要都是以家族、鄰里為單位的中小企業,投資研發的能力和資金有限,而政府為了要幫助產業升級轉型,必須要有一個單位可以先幫企業做前端的研發,幫助他們長成大企業,然後讓企業再來回饋、養育社會,壯大台灣的實力。

不過,如果直接由政府來設立,那就必須任用公務員,在薪資與升遷制度上可能比較難以吸引研發所需的人才。為了強調人才的彈性,就以「財團法人」的形式成立研究機構,由政府做捐贈、然後依委託計畫內容的方式撥給經費,以考核成效為重點,人事與薪資完全讓管理階層自主,中小企業也能委託這些機構進行研發,進而提高產業競爭力。

在這樣的考量之下,1973年7月5日,聯合工業研究所、聯合礦業研究所、金屬工業研究所合併成立工業技術研究院,由王兆振擔任第一任的院長兼董事長。

工研院作為科技研發的灘頭堡,也是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重要搖籃。1976年政府委託工研院與美國RCA公司簽定IC技轉合約,並派出第一批19人的技術團隊赴美受訓,台灣第一顆商用IC就是從工研院誕生的,包括現在的聯電、台積電、世界先進也都是從工研院開枝散葉,就連工業電腦龍頭研華,也是在當年透過工研院技轉了相關技術,成為一方之霸,這些公司也奠定了台灣科技業的根本。

工研院幫助過許多企業,更新創出無數的公司,強化科技產業的底蘊,一路走來都以發展工業、促進投資為目標,而今配合政府5+2產業政策,工研院也會在生醫、能源、智慧機械、半導體、新農業等領域,持續前端技術的研發,扮演好產業領頭羊的角色。

1973年頒布總統令,工業技術研究院正式成立。(圖片來源:工業技術與資訊)
1978年10月17日工業技術研究院第一批電子錶積體電路出貨,為國產自製的第一批電子錶IC,
開啟我國製造積體電路產品的歷史。(圖片來源:工業技術與資訊)
  • 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請先與我們連絡!
  • 每一個分享都是支持「工業技術研究院」持續創作的能量!感謝您!
  • 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發表意見
延伸閱讀
觀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