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研發精神到現代工研院創新:工研院勇奪2024愛迪生獎四項殊榮

提到Edison Awards,你會想到什麼?沒錯,就是家喻戶曉、發明電燈泡,還留著狂野髮型的偉大發明家托馬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這個素有「創新界奧斯卡獎」美譽的全球性創新獎正是以他命名,自1987年成立以來,一直在鼓勵和表彰在創新領域閃閃發光的企業和個人!每一個獎項都像是一枚創新勳章,代表著對世界科技進步的無限追求!

湯瑪斯·阿爾瓦·愛迪生,是美國著名科學家。(圖/維基百科)

托馬斯·愛迪生是美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發明家之一,他一生中擁有超過1,000多項專利,發明了電燈泡、留聲機和電影攝影機等改變世界的技術。他的創新精神和不懈努力,為現代科技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愛迪生的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是激勵了無數後來的發明家和研發工作者。

Edison Awards這個獎項成立至今已滿37年,是為了記念愛迪生追求創意與卓越的精神而設立,也是延續他的創新精神,激勵全球的發明家和企業家不斷追求創新,推動科技進步。Edison Awards設立以來,已經成為全球創新者夢寐以求的榮譽,象徵著最高的創新成就!

愛迪生的創新故事不限於過去歷史,所有發明歷程都被人收藏在他的冬季莊園。小編這次也特地前往這座莊園,它位於佛羅里達州的麥爾茲堡,不僅是愛迪生的度假地,也是他和好友-汽車大亨亨利·福特持續進行創新實驗的場所。

博物館內的展品包括愛迪生的留聲機、電燈泡原型、電影攝影機等,以及他與好友一起致力研究植物萃取製成橡膠的各種設備和材料,見證了他在農業技術、生物化學和材料領域的不懈努力。裡面的每一個房間都保持著當年的原貌,讓人可以一窺愛迪生的生活方式和他的創作環境!

愛迪生位於冬季莊園-【伊甸園】內的書房。(圖/工研院)

如今,愛迪生和福特冬季莊園成為一個科學教育的文化中心,每年吸引成千上萬的遊客前來參觀,並在此舉辦各種講座、展覽和教育活動,旨在傳承愛迪生和福特的創新研發精神,激勵新一代的發明家和科學家。這座莊園不僅是歷史的見證,也是未來創新的啟發之地呢!

工研院勇奪1金3銀

2024年,工研院在Edison Awards的舞台上再次大放異彩,憑藉四項技術榮獲1金3銀。讓小編帶你們一同瞧瞧這些令人驚豔的創新技術吧!

臺灣科技創新實力享譽國際,2024愛迪生獎創下佳績,工研院、金屬中心、紡織所共8項創新技術,榮獲2金、4銀、2銅。(圖/工研院)

 

青光眼患者的新希望-『創新雙標靶青光眼藥物』

這項治療藥物不但提升眼內小樑網排水功能,降眼壓效果優於國際大廠近3倍!最棒的是,它還減輕紅眼及藥物副作用的情況。現在已在美、歐等市場取得技術專利,讓青光眼患者有了更多治療的希望。而且,也已經完成臨床一期的測試,正在準備進入臨床二期試驗!

開啟細胞治療的神奇鑰匙-『細胞功能之鑰』

這項技術主要是針對異體細胞治療建立了精準化、標準化的細胞篩選機制。不僅可以立即過濾掉品質較差的細胞,還能將細胞與40種適應症搭配,找出細胞最適合的治療用途。而且,製造成本僅目前細胞治療產品的十分之一!目前已經技轉給臺灣博醫能生技等國內廠商,並進入了人體臨床試驗階段。

永續時尚風格的神器-『高效潔淨聚酯溶解脫色技術』

這個技術真是太厲害了!它利用一種環保的水性脫色促進劑,讓聚酯織物可以深層脫色,然後回收高品質無色的聚酯原料。以前,回收的聚酯只能再製成深色的紡織品,或者只能用在低階的產品上,但有了這項技術,紡織品的聚酯材料可以被再次回收利用了!這不僅能夠減少浪費,還能減少45%的碳排放哦!現在,這項技術正在和國內的紡織業者進行驗證,相信很快就會普及!

下世代顯示器-『高精密陣列之微型Micro LED全彩顯示模組』

這個Micro LED顯示模組可不一般!它解決製作過程中的許多困難問題,讓顯示效果更加彩色、更加清晰。這個模組的解析度高達6,700 PPI,可以滿足近眼顯示的需求,而且亮度超過市面上智慧眼鏡的十倍以上!更厲害的是,它的能耗比傳統智慧眼鏡少了一半!現在,已經和許多的臺灣上游、中游、下游廠商合作,包含:宏齊、鴻海、英濟、沛錦、追風、佐臻、優美特創新材料、台灣奈晶、信捷等,一起進行技術合作驗證!

Edison Awards不僅僅是一個獎項,更是一個推動全球創新和進步的平台。工研院在2024年的優異表現,獲獎技術涵蓋生醫、紡織、顯示器等關鍵領域,不僅展示臺灣在科技創新領域的領先地位,也為全球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寶貴的技術方案,更讓台灣創新技術再次在國際發光發亮!讓我們一起期待未來更多的創新技術在Edison Awards的舞台上綻放光芒,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美好的改變吧!

 

  • 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請先與我們連絡!
  • 每一個分享都是支持「工業技術研究院」持續創作的能量!感謝您!
  • 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發表意見
延伸閱讀
關鍵標籤
觀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