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導致全球升溫,淨零轉型已從環保課題,成為攸關國際競爭力的經濟議題。今年臺灣國發會於3月30日公布我國「2050淨零排放路徑」,正式啟動淨零策略及政策,參考各國紛紛制定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加上全球知名企業蘋果、通用汽車、豐田(Toyota)等,都要求從製程上減碳、朝「碳中和」目標前進。這都告訴我們,「淨零排放」不再是口號,而是全人類正在齊心盡力付諸的行動。
另一方面,歐盟公布「碳邊境調整制度」(CBAM)將在2023年開始生效、2026年正式上路,不但限制「高碳足跡」產品輸入歐盟境內,更針對產品生產過程製造出的碳收費(稅),要求貿易夥伴國負擔與歐盟境內產業相同的碳成本,此舉已引發全球關注。
碳有「價」,臺灣企業又該如何因應?首先,就是提升能源效率達到節電。檢視我國二氧化碳排放源,高達90.4%來自能源排放,特別是工業製程、住商業、運輸業等為主要排碳來源,舉凡燃料的使用、運輸、儲存與傳送過程都會產碳,僅9.6%來自非能源排放,像是半導體產業製程會使用含氟氣體。臺灣能源結構98%仰賴進口,事實上,用的電愈多,製造的碳愈多,節電等於是從源頭減碳。
我們知道提升能源效率達到節電的方法很多種,像是將照明設備改為省電的LED燈、將空調改成節能空調,或將馬達汰換成高效率IE3馬達等,政府也鼓勵民眾購買節能家電。但是只要做到設備更新,就能達成淨零(Net Zero)的目標嗎?答案是不會。我們必須從前後端設備及產線上降低耗能來著手,例如:透過智慧製造提升生產效能及良率,或是透過創新製程設備降低生產製程的能耗,或是積極使用回收或永續材料,邁向全回收的低碳製造。接著,可以透過購買綠能(碳權)或碳捕捉及碳封存相關技術,才能達到碳中和的目標。
工研院協助企業減碳的服務中,也可以從智慧製造著手,第一,是從智慧製造把產品品質提升,第二,是將設備耗能降低,提早知道設備狀況,讓機具運作更長久且不影響產值。更前瞻性的目標是讓整個產線排程,做到產線減碳最佳化。換句話說,讓產品碳價降低,就像建造一個智慧綠色製造生態系。
工研院創新製程技術帶動高效節水、提升能源效率的成功案例之一,包括協助國內電路板廠商,以卷對卷「加成法綠色製程」技術取代傳統曝光顯影,促使生產製程縮短,提高生產效能,導入成效實測節電可達到87.7%、節水效能達92.2%。透過智慧化技術提升生產能效,以高效輔助加工提升加工效率,以生產製程轉換縮短製程工序,降低能源消耗。
此外,工研院早在四年前就推出智慧機械雲的服務,可以把每台機器生產狀況、機台數據,傳輸回到伺服器上進一步計算,成為能在電腦和手機APP裡的可視化資料。除了做到資料可視化,還要能讓資料透明化,從數據了解機台生產情況,做到預先診斷、故障排除及排程調整等。
未來智慧工廠的發展將結合元宇宙應用趨勢,甚至只要一個戰情室可以使用AR/VR設備遠端操控,透過元宇宙就能在各個虛擬工廠中切換巡檢,以虛實整合的技術降低大量的人力,同時協助產品品質提升、監控產線狀況,邁向元宇宙智慧工廠的操作,這就是智慧製造未來的走向,淨零轉型之下的綠色經濟,將能帶動未來臺灣經濟的成長。
(本文由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所長饒達仁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