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是多功能的材料, 具有重量輕、堅固耐用、耐腐蝕、高隔熱與和電絕緣等特性,由於價格便宜,塑膠產品因而大量的生產,據統計,全球每年使用超過2.6億噸塑膠,約佔全球石油產量8%。塑膠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產量逐年顯著增加,徹底改變日常生活,但也因為塑膠的使用和最終處理方式,對環境造成重大的影響。
塑膠最主要的應用以一次性包裝產品為主,使用後產生大量的廢棄塑膠,除了寶特瓶有完整的回收系統外,其餘的塑膠廢棄物進入垃圾掩埋場或被丟棄在大自然中,造成生態環境問題。為了解決塑膠的問題,自2017年起,全球多國大動作的制訂政策或以徵稅方式,直接限制一次性的塑膠使用或加徵收稅,降低塑膠製品的一次性的使用。在此浪潮下,產業開始轉向回收再利用或是研發替代新材料等面向。
此外,由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與聯合國環境署在2018年聯合發起的「全球新塑膠經濟承諾」,獲得世界自然基金會、世界經濟論壇、消費品論壇等機構及企業的支持,承諾書的簽署方包含政府、企業以及機構組織,現階段已有超過350家企業簽署,涵蓋了與塑膠生產、加工、消費有關的150個領域,其中不乏各領域的領導企業,希望從源頭設計開始,透過科技創新實現至2025年,塑膠包裝100%可安全地重複使用、回收再利用或是可作堆肥使用。
目前,全球為解決塑膠對環境影響的做法可歸納為下述兩點:
一、減量回收打造封閉循環
回收是目前塑膠廢棄物減量的最重要行動之一,也是現今塑膠產業最熱門的領域,雖然塑膠自70年代以來一直在回收,但根據塑膠類型和應用,回收數量仍不及被丟棄的數量。
為有效降低塑膠的用量,各國政府與業者除了簽署上述的全球新塑膠經濟承諾外,更有多項的聯盟成立,例如:塑膠廢物聯盟(Alliance to End Plastic Waste; AEPW)是由全球近30家產業龍頭公司組成;由歐盟委員會成立的塑膠循環聯盟(Circular Plastics Alliance)及歐洲塑膠戰略等。目標即是從源頭開始,消除塑膠污染、打造塑膠的封閉循環,讓塑膠100%可重複使用、可回收再利用,而針對無法回收的塑膠產品(例如:薄膜、吸管及微珠等),則以可做堆肥使用的生質塑膠為替代發展材料。
但由於現今的再生塑膠供應鏈發展仍不完善,缺乏可預測和安全的材料流,使得製造業的規劃變得困難,在這種背景下,必需確保穩定供應材料,以便在經濟成本上,盡可能降低對環境的影響。長期目標是降低再生材料與原始材料的成本,為供應鏈中的所有參與者創造利潤與收益。
二、發展生物可分解塑膠替代
全球每年經河流流向海洋的塑膠廢棄物,最高已達到241萬噸,嚴重威脅海洋環境,而較大的塑膠製品隨著氣候及環境而逐漸破碎,產生更多數量越來越小的次級微塑膠顆粒,雖然科學尚未證實這種微粒,可能會透過食物鏈的方式進入到人類身體中,但人類確實有可能透過飲用水直接攝入微塑膠,因此仍需正視此問題。
為解決一次性塑膠製品對生態環境帶來的影響,在不影響人類生活便利性的前提下,近年來以生物可分解塑膠取代石油化學衍生的塑膠製品,逐漸受到重視。目前大約有四分之一的生質塑膠是可生物分解的,在經過特定化學反應設計,一旦於使用後丟棄,就會迅速分解,不會對環境及野生動物造成危害。在許多國家限塑政策下,生質塑膠成為一次性塑膠製品的替代品,需求持續增加。
台灣在生質塑膠產業的發展上,集中在中游的原料改質與下游製品應用,產品以外銷為主,近期受惠於國際趨勢,產品出口量及金額呈現持續成長,除產品應用外,國內產學研在上游關鍵原料的研究開發亦多有投入,例如:工研院針對生質關鍵原料、海洋環境可分解的材料進行開發、台塑參與銘安科技現金增資,投入上游關鍵原料開發與佈局等。面對循環經濟及減少塑膠用量的發展趨勢,為符合國際限塑要求下,生物可分解、全循環、低碳排或生質比例提升等環境友善的新材料,已然成為未來主流,也將成為台灣塑膠產業未來發展的挑戰與新機會。
(本文由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分析師陳明君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