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使國際貿易供應鏈受阻,不少資源進口國,如新加坡就面臨防疫物資不足、糧食搶購潮等考驗,可看出「資源自主」的重要性。臺灣能源高達百分之九十八靠進口,遇到天氣、國際政治或能源協定等不可抗力等因素,都可能對於國家安全、經濟、國防都會造成很大風險,因此,提高能源自主比率,是臺灣必須走的一條「安全路」。
各國政府將「能源獨立」當成重要施政目標,兼具環保與可再生的綠色能源成為國際上自主能源的重要發展選項。根據英國國家電力供應公司(National Grid)數據指出,英國再生能源二○一九年一月到四月發電量首度超越化石燃料,達成新里程碑;此外,一九七○年因百分之九十九能源依賴進口、受到石油危機重擊的丹麥,預計二○三○年達成百分百再生能源發電占比目標,成為完全能源自主的國家。
二○一四年由氣候組織(Climate Group)與碳揭露計畫(CDP)共同成立的國際倡議行動RE一百,目標要募集一百家大型企業承諾使用百分之一百再生能源,其中不乏Google、Facebook、蘋果、微軟等國際大企業,例如蘋果就要求旗下供應鏈廠商,使用百分之一百的再生能源製造蘋果產品,因此,以出口為主的臺灣必須有所準備,備足綠電以因應產業對綠電的需求。
由於「國際倡議行動RE一百」,國際大型企業要求供應鏈廠商使用再生能源製造,以出口為主的臺灣必須有所準備,其中,以風力能與太陽能為臺灣最重要再生能源來源。
再生能源雖然有供電間歇性等特性,但現今電力電網科技進步下,已經能透過電力預測技術搭配儲能系統與電網調頻輔助服務功能,可準確預測再生能源發電變化,當發電過多時,將電存在儲能系統,發電不足時,則透過儲能系統放電來補足電力,讓再生能源供電成為可預測、可調度及可控制的穩定電源。
(本文由電網管理與策略辦公室主任劉志文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