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是全球第三大螺絲出口國,這個創匯千億元的產業,仍有許多業者日常運作仰賴老師傅經驗判斷。世豐螺絲擺脫「憑感覺」的產業常態,和工研院合作走向智慧製造新境界。
高雄是臺灣重要的螺絲聚落,從這裡賣出的螺絲,以螞蟻雄兵姿態,隱身在全球各式各樣產品中,有 45 年歷史的世豐就是其中一家。跟當地絕大多數螺絲工廠一樣,世豐曾經歷開工就像印鈔票的美好年代,也曾經歷掉單危機,但世豐總經理陳駿彥攜手工研院導入智慧化,不僅大客戶回流,現在更是國內第一大烤漆螺絲廠。
2012 年,受到中國大陸、東南亞市場削價競爭影響,剛接班的陳駿彥,面臨營收占比超過 5 成的大客戶轉單危機,為了生存,大量承接少量多樣的訂單。
「一開始狀況真的很多,找不到貨、一直跟客戶延遲交期。」陳駿彥苦笑回憶當時情境。
導入智慧生產管理系統 達交率提升
為靈活應對客戶需求,他決定更新企業資訊規劃系統(ERP),邁向智慧化的第一步。卻在自行系統上線階段遇到挫折,「因為沒有統一的邏輯,各部門將數據亂餵電腦,最後資料量太繁雜, 導致主機罷工。」
2015 年,世豐找上工研院,協助世豐重新整理資料、設計系統,讓智慧生產管理系統重新上線。現在不僅可以有效管理生產製程、計算交期,生產效率及成本也一目了然!「過去我們都是『憑感覺』在賺錢,現在透過系統可以精確知道產品利潤,達交率提升到 9 成以上。」
世豐下一步將與工研院持續合作,針對螺絲產業中特有的「船型桶」,研發定位管理技術,「過往要找特定貨號的船型桶在哪裡,可能要花上 1 小時的時間,有了定位技術將能加速物流的時間,增進產業效益。」陳駿彥說明。
關鍵技術-智慧生產管理系統:
是客製化解決方案。工研院為世豐開發多目標導向彈性生產規劃輔助系統,包括管理整合線材需量、針 / 模具生產、全製程生產、供應鏈委外等。
是客製化解決方案。工研院為世豐開發多目標導向彈性生產規劃輔助系統,包括管理整合線材需量、針 / 模具生產、全製程生產、供應鏈委外等。
(本文由《產業.突圍 南力.創新 遇見南臺灣的產業新引擎》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