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可獲利的智慧照護生態系

倒數不到百天,臺灣就要進入超高齡社會,而今年剛落幕的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TC)也注意到社會結構的改變,擬強化健康照護制度與產業布局。在「健康臺灣」政策指導下,宣示將結合國內ICT產業優勢,加強發展在宅醫療,打造智慧照護產業。

建構可獲利的智慧照護生態系。(圖/123RF)

其中的關鍵在於,健康照護應從過去「社福公益」的思維,轉向建構「可獲利的商業模式」,而照護第一線的診所和藥局,可望扮演重要推動角色。透過產研攜手創造金流、物流和資訊流,活絡商業活動,才能培育出正向循環的產業,進而建構完整的銀髮產業生態系。

今年BTC會議提出智慧創新、生醫永續、健康臺灣共三大議題,其中,配合政府「健康臺灣」政策,深度著墨「健康照護」的政策布局。根據會議結論,在產業面,將結合國內ICT產業優勢開發合適之穿戴裝置、AR互動軟體,導入AI進行個人化、系統化的訓練並發展人形機器人,延長健康壽命。

在醫院面,將整合醫療院所、照護、場域之間的各種醫療或長照系統,做好數據串接及系統介面標準化,推動場域驗證。在居家面,將整合國內精準醫療檢測產業,推動預防醫學及精準醫療普及化,落實在宅醫療。我們可觀察到,無論是哪一層面,面對健康照護需求不斷擴大、成長,根據統計,2025年臺灣65歲的高齡人口將增加至460萬人以上,國內高齡經濟規模上看3.6兆元,臺灣廠商即將迎向大健康產業的時代。

對相關產業來說,應擺脫過去僅由政府主導照顧人民健康,再由業界承包服務的單一模式,應當著重使各方共同合作,創造金流、物流和資訊流,針對產業和商業活動相互加乘,進而持續發展(Sustainable),進而形成一個循環不止的生態系。

工研院2020年就集結產官研醫等30多位夥伴,籌組「健康樂活與智慧醫療照護聯盟」,目標就是要打造一個「可獲利的商業模式」,透過深入了解個別產業的需求、潛在客戶和經營方向,媒合資源、協助驗證或取證,甚至佐以工研院自研科技,為業者加值,才能激盪出產業綜效。

舉例來說,2023年工研院與國泰人壽共創研發「認知檢測技術」,以簡單的互動小遊戲,掌握使用者早期失智的風險,及早預防,至今已有百萬人次實際檢測。這項技術進一步結合國泰人壽的外溢保單,鼓勵保戶正視自己的健康,就能得到保費折扣獎勵,不僅促進國人健康,同時也兼顧商業利益,跳脫過去事後理賠的商業模式。

這背後的產業思維源自於國泰人壽已開始從「事後補償」走向「事前預防」,希望透過自家的「FitBack健康吧」健康計畫,協助保戶維持健康體況並養成健康習慣,因此進而與工研院展開合作。

另一個合作案例則是中化銀髮事業,2021年工研院攜手中化銀髮事業展開合作,引進日本最大的日照事業「MWS日高集團」實證累積超過2,700萬筆ICT REHA復健系統數據資料。藉由工研院AI運算分析,將資料轉化為適合臺灣人使用的智慧復能處方箋,中化銀髮則投資上千萬元,成立兩家暖時光日間生活館(日照中心),作為實證場域,協助建立本土化的精準健康照護模式。

由於臺灣在ICT領域十分擅長,未來臺灣這套在地化模式運作有成之後,還能回銷到日本,協助提升日本民眾健康,將可望促成互利的三贏模式,這就是產業生態系的重要意義。

面對人口老化的社會結構變化,打造一個「可獲利的商業模式」是產業生態系可以建構、茁壯的關鍵,健康照護的科技研發與政策推動,宜更著重導引各方「共創價值」,而照護第一線的診所和藥局,由於位處第一線服務民眾,可分攤大型醫院負擔,工研院也正以科技協助診所,串接活動記錄、照護計劃等數據,使民眾能隨時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以科技加值照護。期盼透過產研攜手創造金流、物流和資訊流,逐步建構起完整的銀髮產業生態系。

 

(本文由工研院健康樂活與智慧醫療照護聯盟副秘書長胡紀平授權轉載)

  • 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請先與我們連絡!
  • 每一個分享都是支持「工業技術研究院」持續創作的能量!感謝您!
  • 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發表意見
延伸閱讀
關鍵標籤
觀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