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研院,永續不是一個新興名詞,而是一件持續做了50年的工程,從技術開發到人才培育,工研院一直在努力打造多元、共融、開放、敏捷的工作環境,並從中支持每位工研人創造自身價值,而這些努力正謀合了聯合國在2015年提出的SDGs永續發展指標。
2年前,工研院開始思索能否邁向下一個50年,為此,工研院成立了組織永續發展辦公室,並整理過去50年的成長軌跡,發現工研院為不同職涯需求的人才提供了絕佳發展平台,許多來自不同學科背景、工作思維、人生價值的人才,卻共同在工研院寫下了傳奇故事,也因此創造出生生不息的永續生產力。
尤其近年來工研院大力推動One ITRI概念,更讓這座平台不斷強化了多元夥伴關係特質,從人才發展藍圖來看,不管你是熱愛研發,想奠基個人技術能量;還是想要投入創新/創業行列;或想發揮個人專業所長,為社會提供貢獻,在工研院都找到實踐自我的機會。
但工研人的自我實踐也未必要在工研院內發生,一般企業總認為留才是組織成長的要素,「工研院卻認為人才流動同樣具有組織價值擴散效益,」工研院永續長何大安指出,工研院的使命是引領產業升級,其中最大推力是透過技術發展與運用,同時,幫產業創造人才也是一股關鍵推動力量。
人人都能成就最大價值
不管是院內6千名研發尖兵,還是數以萬計的院友,工研院累積50年的人才力量已在全球從不同專業層面發揮了永續影響力。
從人資長到工研院永續長的何大安笑說:「從沒想過我一個MBA,可以在以研發為主的組織裡做到這樣高階職務。」這句話說得輕鬆,裡頭卻潛藏了何大安握有人生主動權的自信與積極。
MBA畢業後,不同於多數同學投入年薪較高的金融業,何大安卻選擇到工研院擔任人資專員,20多年前,她在工研院是個非研發的異類,但她懂得化逆勢為優勢,從不自我設限,勇於轉調部門,經歷了資材、企劃等不同職務,不斷豐富了她的人生。
想起這一路的風景,何大安直言,雖然她不做研發,卻能夠為研發人打造出可以好好為產業開發技術的工作環境,「這就是我的貢獻,這就是我每天工作的快樂來源,」何大安也進一步指出,工研院長期建立的多元夥伴關係,讓每個職務功能的人都能在工研院找到價值與影響力。
永續影響力正在不斷發生
鎂光燈不必打在我身上,成就不必在我的氣度,正體現了工研院「利他就是利己」的企業精神,而這份精神跟職涯態度讓工研院不僅歷經50年,更加成長茁壯,也促使工研人能持續在世界各角落發揮影響力。
工研院產業學院數位學習經理游函諺也是個有趣人物,他原本是一位高工教師,因為領略到新科技可為教育帶來新氣象,決定轉戰工研院,他想運用工研院的跨域技術力來實現他的想像,「讓人才隨時隨地都能學習,教育方也能更有效率地開發學習資源,」。
果真,游函諺笑說他一入工研院,猶如進入技術寶山,尤其One ITRI概念支持跨域科學研究,一路支援游函諺開發出一套AI製課系統,未來不需要特別請老師錄製影片,只要設計出AI虛擬教師,建立大量的專業知識資料庫,就可以透過AI生成技術來製課,可縮短2倍製課時間,足見游函諺用AI解決教育現場的問題,讓偏鄉也有受教權。
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游函諺也談到,數位教育的成功關鍵在於迅速應對時事,及產品具有獨特性,如同過去3年面對疫情造成的教育阻礙,工研院產業學院便不斷在開發新工具、新流程來解決問題,而這些努力也在今年5月獲頒美國ATD卓越人才發展獎(Advancing Talent Development Awards)的人才發展創新獎,成就備受世界肯定。
工研人實現理想的腳步,都在在展現出多樣人才的多元永續影響力,如同何大安,透過人才培育的雇主品牌,減少了技術研發阻礙,RD+BD雙軸永續力提升技術落地的可能性,為產業創造了永續加值;游函諺則打破了時間與空間限制,讓更多專業學習無所不在,為產業的人才培育創造了數位韌性。利他就是利己,來到工研院,你我他都可以創造出意想不到的永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