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全球創新引擎,所蘊藏豐沛的創新與創業能量,造就其在全球科技與經濟領先地位。前任總統歐巴馬開始推動美國再工業化及製造業回流、現任總統川普更大幅修正以往美國對外經貿的政策方向,致力於帶動美國製造業再起。台灣將如何從中獲取川普政府對製造業的政策紅利、尋找產業佈局的新方向,讓製造業融入美國產業聚落,強化產業國際競爭力,將是我國產業未來的重要挑戰。
為強化台美產業連結,經濟部於2012年成立「經濟部台美產業合作推動辦公室」(以下簡稱「台美辦公室」),委由工研院規劃執行。在台美辦公室的推動下,政府部會和產業公協會與聯盟、科學園區與工業區及各相關推動辦公室與駐美單位等,與美國各州政府及其商務廳、美國在台協會、美國商會、駐台辦事處及產業聯盟等,逐漸形成一交流平台。
為加速推動台美產業雙向投資與創新產業合作,台美辦公室以「聚焦產業」、「創新連結」及「鎖定地區」為三大策略,合作樣態包括:投資併購、創業合作、技術合作、智權合作、生產合作、行銷合作及人才培育等多元模式,期將美國的創新能量及氛圍導引回國內,以期提升我國產業的創新能量,加速升級轉型。
台美辦公室於台美產業合作推動工作,係以彌補我國產業缺口為優先。以半導體產業為例,台灣係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要角,不僅晶圓代工、封裝、測試等全球市占率獨占鰲頭,多年來IC 設計產值蟬聯全球第二,惟記憶體IC全球市占率不到5%。因此規劃台美產業合作時,半導體產業成為重要推動方向之一。
在做法上,半導體是愛達荷州(Idaho)重要產業,超過一半的出口都是半導體與相關設備,全球第三大半導體記憶體公司美光科技(Micron)總部即設於此。因此,台美辦公室先與愛達荷州建立交流平台後,進一步了解雙方廠商需求,終於成功促成美光公司擴大來台投資與合作。美光在中科園區除前段晶圓製造產線外,近兩年陸續新設後段封裝與測試廠、形成一條龍完整產線,更擴大在台技術團隊,進而促使台灣半導體產業版圖更加完整。此外,美光公司更與工研院等台灣產研界合作研發先進封測技術,並就近中科園區與逢甲大學共同培育智慧製造人才。
除了吸引美方來台,台灣廠商也可在台美創新國合交流機制平台的協助下,前進美國。以近年積極投入工業4.0與機器人的新漢公司為例,即透過平台,與美國恩納基科技(Energid Technologies)公司合作,短短不到一年間,成功開發出全台第一個高階七軸機器人控制器,目前已進軍美國市場。此外,新漢美國子公司創博科技(NexCOBOT)也與愛達荷州樹城州立大學(BSU)合作,成立「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創新中心」,成功將該機器人產品與智慧製造技術等導入愛達荷州教育與科技產業市場。
台美辦公室也透過多項產業交流活動,與美國各州製造產業及學研界接。例如:美國商務部推動的「製造業擴展夥伴」(Manufacturing Extension Partnership,MEP)計畫,集結各州MEP推動成員舉辦智慧製造技術研討與商機媒合,服務全美超過25,000家中小型製造業者,是美國另外一個產業聚落與平台,值得台灣下階段進一步推動台美合作。
面對全球市場加速更迭,產業朝向智慧化、數位化、虛實整合及跨域整合,人工智慧(AI)、區塊鏈(Blockchain)、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及大數據(Big Data)、5G通訊、物聯網、智慧製造、智慧機器人、無人載具、3D列印、複合材料、及生技醫藥等智慧相關的產業都涉軟硬體整合及跨領域整合,不僅是美國積極發展的創新領域,也是台美未來合作目標與商機。台灣擁有堅實的ICT產業實力,期藉由更多管道的參與和推廣,提高台灣產業未來在美國當地的能見度與知名度,達到台美產業互補雙贏的合作效益。
(本文由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組長廖錫卿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