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產業在臺灣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僅對國內經濟貢獻卓著,對碳排放的影響也備受關注,若能以在全球產業鏈上的優勢,攜手夥伴合作,將可為永續發展發揮最大影響力。
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8)於2023年12月13日閉幕,來自198個國家的代表達成協議,承諾推動能源系統轉型,擺脫化石燃料,並加快行動,在2050年前達成淨零排放。這是氣候變遷大會首度在決議明確寫到「化石燃料」,但決議並未納入諸多歐美國家預期的「逐步汰除化石燃料」字眼,只採用更為中性的「轉型」。此外,決議認定全球碳排將在2025年前達到高峰,並承諾淘汰「低效化石燃料補貼」。
ICT產品減碳潛力強
全球永續賦能倡議組織(GeSI)的SMARTer2030報告中,進行分析減碳可行方案,預測ICT產品在2030年前可減少12.5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相當於全球各產業排放量的1.97%。碳排減量有幾個主要來源,依比重由智慧製造(22%)領先、智慧交通(21%)緊追在後,其餘為智慧農業(17%)、智慧建築(16%)與智慧能源(15%),合計占91%(見圖1)。
身為減碳領頭羊的智慧製造,涵蓋眾多重要的節能應用領域,如虛擬製造,即結合網宇實體系統(CPS)、工業物聯網(IIoT)與機器對機器(M2M)技術,打造實體製造與模擬製造的數位孿生(Digital Twins)技術,可優化製程效率,加強資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進而推動更符合永續精神的工業實踐。
再者,是以客戶為中心生產製造,開發與生產階段納入客戶偏好,制定客製化策略,可最大程度地減少浪費並優化能源使用。同時,採用去中心化的生產網路和分散式製造模式,透過降低運輸相關能耗來提高能源效率。
而循環供應鏈也是加強智慧製造永續發展的重要一環,實際措施包括產品、零組件與廢棄物的再製造,以及採取循環包裝。此舉不僅能降低新資源的整體需求,也能將與丟棄製程副產物劃上等號的環境足跡降到最低。智慧服務方面,則有助於打造跨產業生態鏈,無縫整合上下游製程。拜服務彼此連通之賜,不僅有助於提升營運效率、降低能源密集度工作,亦可促進更永續與互相連結的智慧製造環境。
減碳成為產業發展關鍵
因歐盟以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作為策略工具,針對高碳排密度的進口產品徵收「碳價」,帶動產品公司與上下游供應商攜手合作,致力降低產品與製程的碳排。碳邊境調整機制的長期策略目標在於,以1990年為基期,在2030年將歐盟各產業的二氧化碳當量排放減少55%。
而初期管制範圍集中在進口到歐盟的鋼材與其他工業製品如鐵、鋁、肥料、氨、水泥等,從2027年起生效。儘管半導體屬於高耗能製程,並未列入首波高碳排產業清單,但半導體產業的減碳壓力與日俱增,必須在不久的將來降低耗能與提升永續發展。
半導體產業在臺灣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一方面對國內經濟貢獻卓著,另一方面則因為碳排與耗電引發關注。2021年,前十大碳排企業占臺灣總碳排的39%(約1.07億噸),來自於電力、石化、鋼鐵、塑膠、水泥與半導體產業。其中,半導體產業以高價值的晶片製程聞名,但耗電量與碳排量高,往往成為媒體與環團組織的焦點。
臺灣半導體節能效益佳
從工研院IEK Consulting的研究報告可發現,臺灣半導體為高值化產業。2022年,臺灣半導體產業營收達1,600億美元,就業人數達32.7萬人。若納入供應鏈產業的額外產出(間接)與用於相關服務業的可支配收入(誘發)時,半導體產業的營收與就業人口分別再增加127%與279%(參考圖2)。
根據工研院IEK Consulting 2021年的另一項報告,臺灣半導體用電競爭力優異(產業總附加價值/產業總用電)。相較於臺灣其他產業,半導體產業的價值為26.8%,高於整體製造業,每用1度電分別可創造新臺幣59.7元與47.1元的附加價值。
儘管半導體產業的用電競爭力已超越整體水準,但仍可從3個面向改善:首先是垂直整合晶圓製造與封測,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再者,從產品角度檢視用電效率,淘汰效率差的舊世代產品;最後是展開全球布局,以戰略地位的角度思維規劃投資建廠,並借重國外的科技、原物料與人才相輔相成。
而工研院IEK Consulting的研究結果亦發現,採用台積電半導體、應用於人工智慧運算、5G、高效能運算等領域的ICT產品,估計在2030年前為全球節電逾2,000億度,約為製程用電的4倍以上。換句話說,台積電的製程每用1度電生產,其IC產品可用於智慧型電子產品或服務,可為全球節省4度電。在晶片市占率、運算速度、應用範疇提高等優勢下,節能效益將逐年增加趨勢。
另一項研究則採取美國能源效率經濟委員會(ACEEE)的模擬模型,分析半導體應用電子產品的不同節能效益情境,研究結果顯示,到2030年,ICT產品有助於全球節電3.9兆度,約為全球總用電的11.8%。ICT產品當中,半導體對全球終端電子產品節電的貢獻率將達28.4%左右。考量臺灣半導體產品對全球半導體的貢獻率達32.8%,臺灣半導體產業有助於全球節電約3,600億度,相當於全球總用電量的1.1%(參考圖3)。
2030年前節約的3,600億度電當中,臺灣半導體終端產品預計將對全球節電發揮更大的影響力,智慧製造估計可節電22%(800億度)。半導體終端ICT產品可促進網宇實體系統的智慧製造應用、工業物聯網嵌入式系統生產技術、數據分析與雲端運算、3D列印、無人機與機器人技術等。
另以智慧運輸來看,臺灣半導體終端產品預計在2030年前有助於全球節電21%(760億度)。節能效益包括交通控制與優化(例如自動駕駛、自駕車、無人駕駛車)、聯網私人交通(例如汽車/路線共享、複合式運輸)、智慧物流(例如車隊管理和優化路線、數位倉庫、營運彈性)。
此外,台積電產品預計對全球節電裨益良多,智慧製造與智慧運輸預計合占節電量的43%,凸顯出臺灣半導體產品未來幾年對全球能源效率的潛在正面影響。
在全球政策方面,歐盟2050年淨零目標與碳邊境調整機制均是各界關注焦點。該機制針對範疇3溫室氣體排放徵收碳價,對象包括進口到歐盟的供應商、經銷商和產品使用,執行面不乏潛在考驗。例如,臺灣半導體產業目前在國內製造和組裝產品或模組,再出口到海外品牌公司,可能會因碳邊境調整機制的碳稅而面臨額外的財務和社會負擔。部分人士呼籲,應該肯定半導體終端ICT產品對降低碳排與用電量的效益,可提供碳權或減少碳價。也就是說,跟特斯拉等相關產業有利於永續發展領域一樣,半導體對提升永續發展的貢獻亦值得受到認同,而ICT產品與相關供應商也因為對環境有正面影響,應該獲得一定比例的碳權。
鞏固半導體產業優勢
隨著氣候變遷的考驗日益急迫,綠色轉型亦在臺灣掀起聲浪,成為產業或企業打造競爭力的新典範。除了國家發展委員會發表「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制定落實淨零轉型目標的行動計畫,國科會亦在2023年推動為期5年的晶片驅動臺灣產業創新方案—晶創臺灣方案,以期鞏固臺灣半導體產業的國際競爭優勢。晶創計畫旨在發揮臺灣在半導體製造與封裝的優勢,延伸到前端IC設計能力,進而將臺灣打造為國際IC設計重鎮。
晶創臺灣方案以IC設計作為國際創新引擎,重點部署幾項領域:如推動臺灣成為全球IC設計培育與創新中心;利用生成式AI技術,發展各行各業的創新解決方案;強化基礎環境,吸引全球人才;加速產業技術的創新,以及吸引國際新創團隊與投資機構來臺發展。
晶創臺灣方案期盼推動各行各業的產業創新,包括智慧農業、智慧家庭、自駕車等與永續發展高度相關的領域。
發揮智慧臺灣價值
半導體產業在臺灣發展逾50年,不僅已是國內經濟的基石,更持續奠定臺灣在全球的主要夥伴地位,因此臺灣更有必要善用這項優勢,推動新的半導體技術與智慧型應用,提升產業價值與改善能源效率,進而協助全球降低碳排。
臺灣為有效協助全球朝淨零目標邁進,可從三大方向著手:第一,資源效率方面,掌握稀有資源如水與電力,是維持半導體產業競爭優勢的關鍵,而保持優異的資源使用效率指標,將有助於維持臺灣的地位;第二是綠電投資方面,評估多元綠電投資的可行性,包括評估綠電團購、綠電自建自發的長期合約;第三則是對全球永續發展的貢獻,掌握人工智慧和全球製造供應鏈的世界趨勢,是臺灣在下一階段貢獻全球永續發展的絕佳機會。來到後疫情時代,臺灣有機會成為全球韌性產業生態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夥伴,加速數位化和永續發展雙軌轉型,並以多元化的科技、人文、創新應用和服務,發揮「智慧臺灣價值」,為世界勾勒更美好的未來。
臺灣半導體產業在節能行動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不僅要在強韌產業生態鏈中成為全球佼佼者,更要透過與全球夥伴的合作,展現對永續未來的承諾。
(本文由工業技術與資訊授權轉載,口述/工研院資深副總暨協理蘇孟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