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轉型】工研院疫後轉型,網羅異地人才,研發合作成績逆勢躍進

工研院作為國內最大的研發重鎮,絕大部分的運作投資都在「人」。優先保護人員免受疫情威脅、同時在保護研發機密的前提下維持生產力,成為最大挑戰。而因應疫情開發的遠距管理模式,反在研發成果與業界互動上均比疫情前進步。

你在近兩年的疫情期間,是否也曾經歷過居家工作時期?對公司是權宜之計,或是反而藉此強化企業體質,吸引到更多過去因距離因素而無法合作的優秀人才?

工研院作為國內最大的研發重鎮,絕大部分的運作投資都在「人」。優先保護人員免受疫情威脅、同時在保護研發機密的前提下維持生產力,成為最大挑戰。而因應疫情開發的遠距管理模式,反在研發成果與業界互動上均比疫情前進步。工研院總營運長余孝先分享內部轉型經驗,也介紹供企業數位轉型的技術工具,提醒在數位科技日新月異的快速變化下,應及早掌握機會、轉型蛻變。

工研院總營運長兼營運發展處處長余孝先。

6 千個工程師思維重鎮,如何轉為尊重服務部門專業

出身資訊科技、人工智慧專業的余孝先,在工研院從事多年研發工作, 3 年多前接任工研院總營運長。工研院 6 千餘人員工當中,涵蓋 1,300 多名博士、及超過 3,600 名碩士。營運長的工作便是要將這個大型研發組織,帶往更高品質、高效率的經營方向,功能面從基本的財會、法務、維持體制營運的資通訊服務、資安、企業合作、技術轉移、重要關鍵客戶的經營、培育新創、以及國會聯繫等,並非在實驗室研發,而是透過組織將研發成果做最好的運用。

在數位轉型浪潮中,作為台灣研發數位工具與系統的核心組織,工研院自身也透過組織文化的改變與調整進行轉型。為什麼要轉型?所有人都追求改變,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為什麼強調「數位」轉型?因為數位科技的變化太快、所有變化中最快的就是數位科技,變化帶來挑戰與機會,必須隨時檢視變化是否對企業自身造成影響,否則會錯失機會,或是對手就比自己早一步轉型了。

余孝先意識到,以工研院的轉型為例,若要提升、需要在文化上有所轉變。 6 千多名以工程師思維為主的員工必須體認到,不僅科技研發是一種專業,企業化經營也同樣是需要受到尊重的專業。

工程師文化的現象之一,是研發部門的優秀同仁晉升到某個程度的位階後,誤認為自己在企業管理方面也是專業,而可能對服務部門提出一些如人才延攬・安排等指導、但卻有高比例是錯誤決定。過往文化會尊重主管,卻造成制度分歧不一致,服務部門的專業不被尊重。余孝先便由此先行改革。

舉例而言,工研院作為公益組織,鼓勵新創公司、也鼓勵團隊出去開新創公司,期待未來會像台積電為台灣帶來很正面的效應。由於新創一開始的失敗率高,扶植過程中工研院會予以投資、也會因此取得股權,但不介入經營;持股不適合太久,而股權釋出的時機若不佳,也恐影響新創經營。過往這個釋出股權的時間點由研發團隊決定,現在則轉移到工研院旗下的創投公司(VC)「創新工業技術移轉公司(ITIC)」,作為投資新創的專業團隊,協助做出更正確的判斷。

面對疫情的調整:員工半數遠距上班,反而釋放組織潛在能力

許多產業與轉型的契機是來自於近兩年 Covid-19 的疫情。工研院也把握將危機化為轉機的時機點,切換遠距上班的管理模式,在疫情最高峰的時期,有一半員工都在家上班。

工研院的特點之一是沒有工廠,因此課題之一是研發工作如何在疫情下持續運作。研發工作有許多機密需要保護,而當員工四散在自家中工作時,如視訊會議等場合,要保障過程中的資訊安全,就涉及 IT 環境的建置。因此疫情下的 IT 建置已不限於辦公室,工作人員家中的設備是否安全?也是 IT 架構的一環。

另外更大的挑戰是「看不到」的工作模式。過去日常可以「走動式管理」,但遠距狀態下無法每天見到彼此,最多限於視訊、沒有實體接觸。要如何因應新的管理模式以產生效果?所以心態必須從「過程的管理」、轉變為「結果的管理」,這個知易行難的觀念正是當時克服的最大挑戰。

從被管理者的角度而言,過往主管都在近旁,有事可以隨時請教,而今需要更多的自主自律,也需要時間適應。

除了日常業務外,工研院每年會派大型團參與拉斯維加斯的「消費性電子展(CES)」,一方面是因為有許多研發內容必須在該場合展示、另一方面也需要與國外互動。但在疫情高峰期不論就人員保護的立場、或是成本過高(來回隔離期防疫旅館的衍生成本等),大型團已不可行。

於是在出展的前提下設計一套制度,讓參展活動本身沒有減少,但出國人數壓到最低限度。配套措施如:每個參展作品都建置好環境、安排遠距解說,讓現場的與會者有疑問可以直接透過遠距與研發人員提問、討論,是比較特殊的新經驗。

除了上述經營管理面的運作調整外,研發層次也針對疫情檢討研發內容。整體科技、產業推動都會看到大環境的變化,疫情下無人經濟、非接觸經濟,必然比沒有疫情的進展會快很多。研發部門會根據這些變數、調整研發內容的配比,這也是疫情在另一個層面的影響。

工研院過去曾嘗試推動遠距上班、衛星辦公室等概念,除了員工可以不需要都進辦公室之外,也希望藉此能夠延攬遠地、甚至偏鄉的人才,不用離開家裡也可以參與工研院的研發團隊。

但過去推動新措施往往要面對內部的抗拒心。面對疫情所進行的調整,「其實大家一開始都不適應,但因為疫情緊張,因此推動新措施的阻力也變小。在疫情的外在壓迫下,會先接受新的作法,做完有什麼不對的事情再來修」。余孝先一語道出疫情帶來的最大效應。

新的遠距上班運作模式,就結果論來講還不錯。這會表現在研發成果的展出 、以及和業界互動的成績,從成績單看,工研院這兩年反而是進步的。新的作為、措施,其實釋放了我們過去自我設限的潛在能力。

透過工研院技術進行轉型案例:製造業、醫療產業、服務業為例

數位轉型有多個層次,如透過 e 化、數位化,最初是提升自己內部的運作效率,如用包含 AI・大數據(Big data)等數位化工具,做自己的內部資料分析、客戶關係管理(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等等,都是屬於某一種層次的數位轉型。

提升到更高層次時、轉型也會涉及商業模型(Business model)改變。工研院並非顧問公司,主要可以提供產業的是數位工具做轉型,不會涉及商模。開發完成的技術移轉給廠商後,絕大多數就讓該技術成為廠商的產品,再賣給使用者。

舉例而言,近幾年因為 AI、大數據技術上的重大變革,工研院也在此領域有一些突破、突破的技術也移轉給廠商。比如製造業工廠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做瑕疵檢測:IC、印刷電路板等各種產品,是否發生瑕疵?大多是靠人的目力檢測,部分傳統產業則是用光學檢測的儀器進行。

但這波 AI 發展,以新的 AI 技術、深度學習等應用在瑕疵檢測,效果遠比傳統的作法要好、而且可以取代掉很多低階勞工。換言之,廠商可以減少很多人力。而最終極致的型態將是無人工廠,屆時疫情將不會發生影響,因為機器不會染疫!

另外在醫療產業,工研院研發出「眼底鏡」技術。長輩或糖尿病患者患病經年後、眼睛會發生病變,但台灣偏鄉醫療資源缺乏,許多地區居民主動檢查眼睛的比例偏低,僅約 20、30%。工研院研發運用 AI 手法製作檢查設備,可以擺放在衛生所、診所、甚至眼鏡行,「照一下」很輕易就能確認是否發生問題,可促使患者儘速就醫。以工研院在偏鄉測試的結果,以鄉鎮為單位統計,定期檢測眼睛的患者數大幅提高了 20%,改變了居民看眼科就診的習慣。

另外也有與技術移轉不同的案例。工研院的合作廠商「程曦資訊」從事「商業流程委外(BPO,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業務,其本身接受別的企業委託,代為執行客服、數位行銷等服務。以客服為例,該公司聘用並訓練了上千人、代替百貨公司等許多其客戶執行「接電話、收訊息」等客服服務。但客服服務、尤其在疫情期間,也遭遇接案越多、訓練人員接電話不易的瓶頸。

剛好近幾年工研院研發的文字客服技術,符合現代人更常用打字(Line、簡訊等)代替電話的習慣。AI 文字處理可以在收到使用者來的問題,能自動解析問題、自動回答,換言之取代了人工回答的問題。工研院將技術交給合作廠商後,即使接了新客戶也不需要增加、訓練新的客服人員,只要加大電腦的頻寬、容量即可。整個公司因此轉型,由原本投入大量人力客服、變成用電腦做服務,團隊最後也 Spin-off 出去成立新公司。

余孝先:數位轉型不是「選項」,是必然的道路!

儘管工研院的角色如此,但面對外在世界變化多端、而數位又是變化來源最多的地方,余孝先仍提醒產業面對變化,「別人轉了、你沒轉,就陣亡了!」而且有些轉型需求涉及商業模式,雖然技術面都已掌握,但若一時未留意到必須轉型的產業趨勢,就可能面臨存亡危機。

雖然工研院做科技研發需要觀察未來的產業趨勢,可以指出某些轉型是必要的、會發生的,也由此可以提供產業技術協助。但是要轉型,公司內部組織結構、人才結構、分銷商的結構等要改;即使知道是趨勢,公司內部的事也只有自己公司能做。此時,企業可以從何處踏出有利組織整合的第一步?余孝先也說明,

工研院從事研發的領域非常多,也都在觀察未來趨勢,因此很多研發成果有一些假設的想像,換言之,當某個產業剛好有數位轉型機會時,工研院的研發方向其實都是對得上的。

以智慧工廠為例,極致的結果是「無人化工廠」、甚至涵蓋上下游的供應鏈都使用 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技術,也就是不需要人在廠內作業,工廠可以自動運作。

極致目標「RPA 供應鏈」很遠,但劃定階段性目標時,把供應鏈往下縮小一點、就變成整廠的數位轉型;再往下縮小一點、再窄一點,就是生產線的數位轉型;再往下一點、其實是生產線個別功能的數位轉型。前述提及像印刷電路板、或晶圓的「瑕疵檢測」這部分,事實上就是生產線的某個環節做數位轉型。

余孝先的建議是透過單點開始,比較容易導入。而且一來可以明顯展示出效益;再者為了發展單點,企業就會注意到內部人才的問題:「如果要做比較大規模的轉型時,人力的結構是否需要改變」?從小範圍的單點,就可以引起公司注意到整體的狀況。在化工業、半導體業、基礎加工業等都共通的製程參數調整,透過單點導入的作法,可適用在大多數的產業。

轉型機會都在!如果 Amazon 崛起之初遭遇疫情,巴諾書店會⋯⋯?
余孝先也分享疫情以來的感觸。

Internet 初期、1990 年前後 Amazon 剛起步時只有賣書,而當時巴諾書店(Barnes & Noble)是全美最大的連鎖書店。隨著 Amazon 慢慢長大,巴諾書店卻一直轉不過來。即使後來巴諾書店感受到威脅,也成立了線上部門,但因為整個體系的「人」都是傳統書店起家,所以轉型非常緩慢,電子商務部門的比例也很低。最後一度幾近破產。

但如果 Amazon 剛崛起的時候,1990 年就遇到像前兩年這樣的疫情,讓人們不敢前往書店,巴諾書店的員工或許就會因無人上門、而被迫做大幅的轉型,也許就翻身了!

余孝先認為,很多時候都是有「轉型機會」在,但是否有決心做?當像疫情這樣的外力逼迫行動時,可能才發現沒有那麼難。「當沒有外力壓迫時,也許我們不斷錯失了很多機會。也許對自己嚴苛一點,轉型的機會就此發生了」!目前各地疫情正逐漸常態化,新的「日常」正在重建,但工研院因應疫情而實施的管理措施至今並未走回頭路,轉型後的樣貌正在成為新的日常。給自己機會,或許正是疫情所帶給我們的最大啟示。

 

(本文由INSIDE授權轉載)

 

INSIDE 未來日完整一天豐富論壇,完全掌握數位轉型最新脈動

活動資訊:

  • 活動名稱:【2022 INSIDE未來日】台灣的蛻變|用數位轉型打造產業護城河
  • 活動時間:2022 / 09 / 23 (五)  09:00 – 16:40(08:30 開放入場報到)
  • 活動地點:微風南山 3F 藝文中心(110 台北市信義區松仁路 100 號 3 樓)
  • 活動形式:可選擇線下論壇見面互動、亦可購買線上直播票。
  • 更安排 Q&A 及自由交流時間,藉此創造與會嘉賓間更多合作和深度參與的機會。
  • 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請先與我們連絡!
  • 每一個分享都是支持「工業技術研究院」持續創作的能量!感謝您!
  • 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發表意見
延伸閱讀
關鍵標籤
觀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