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傳產遇上新創 迸出商業新火花

智慧物聯(AIoT)應用的智慧城市,為世界各大城市競相角力的競技場,就Technavio2018年的智慧城市市場報告指出,全球智慧城市預計將以超過22%年複合成長率成長。其中之一的主要關鍵趨勢在於新興經濟體智慧城市的大量投入,不管是政府的倡議,或是世界級企業的推動等。

全球智慧城市的成長主要關鍵趨勢在於新興經濟體智慧城市的大量投入,不管是政府的倡議,或是大企業的推動等,皆能促進數位轉型,並推動智慧物聯與新創公司的商機。(圖/123RF)

塔塔通信首席運營官約翰.海杜克(John Hayduk)認為,當今的領導人和立法者面臨著挑戰,要跟上幾十年前才想不到的大量新技術。無人機,自動駕駛汽車,高級監控,數位金融,智慧城市和機器人技術只是少數例子,但都有可能改變我們生活方式。

我國的優勢在於各個城市的定位,如台北(首都)、高雄(港都)、台南(文化)等,無論從智慧交通、健康、安全、教育、生活等各種角度切入,都能從在地尋找問題、驗證商業模式,成為未來海外輸出的成功案例,以解決人口集中帶來的社會、環境等問題。

智慧城市的風險,也會讓企業投資評估投資的金額多寡與長短有所遲疑。如資料開放的問題、資安的問題,以及數據運用的問題等。最常被討論莫過於醫療資訊的問題,涉及個人隱私與醫療的數據收集與應用。相對於歐洲,台灣的健保資料量與完整性,更適用於各種醫療的研究。在跨國企業的眼中,更是適合驗證的場域,有利於加碼投資。我國的智慧城市風險,比起其他國家,基於人才、基礎設備,以及資料的完整性等利於企業投資。

新創需要舞台,傳統產業需要轉型,我國的智慧城市雖定位多元,但有待周邊的配套、需求面與供給面的配適,精準鏈結,協助傳統與新創企業永續經營。因應智慧物聯多元應用,市場所需要的解決方案,可能為新的商業模式、增加效率的產品,特性上多為依據各家企業,或因應市場需求客製化的解決方案,對於政府與企業是一大挑戰。

以新加坡為例,新加坡政府發展智慧轉型中,察覺到城市創新過程,在數位轉型以及新創間推動的痛點,近年來不遺餘力透過實際的推動策略,來促進數位轉型,並推動智慧物聯與新創公司的商機。推動方案有:

一、 促進本土企業與新創企業合作。
從企業認知到創新和轉型業務需要保持永續經營和競爭力,傳統企業與科技新創公司間的合作關係,是實現這些目標的關鍵。新加坡企業管理局(ESG)資通訊媒體局(IMDA)與傳統企業合作,通過確認需求,訂定解決這些需求的策略,並將擁有正確解決方案合作夥伴鏈結,建立內部技術能力。

二、是政府跨部門整合解題需求。
新加坡企業管理局與其他政府機構(如房屋委員會和建設局)提出整合補助徵求,方便將解決方案供應商與政府機構和相關公司的問題互相媒合,透過整合需求,整體規劃,提升政府的服務效率,並同時提升新創企業能力。

三、是建立開放式創新平台(OIP),將需要技術解決方案的公司與創新型新創或中小企業互相配對。
開放式創新平台OIP於2018年7月推出,已舉辦多場次創新案源徵求,累計提供近167萬星元獎金,鼓勵創新,今年8月舉辦時,有一半案源來自中小企業和本地企業,其餘的案源來自跨國公司和政府機構。前幾次總共收到54項需求的挑戰,總計提交的777份提案,產出16個原型的解決方案。平台專注在市場上不易獲得之創新數位解決方案的問題,這些解決方案有可能可以突破現況。例如為應對IoT服務提供商UnaBiz提出的挑戰,而開發出包裹智慧貼紙。

智慧城市商機無窮,包含產業升級轉型、市民相關服務應用、新創事業發展、企業政府資安需求等等。政府、中小企業與新創是否已準備好以有效結合資源,政府帶頭引領傳產與新創媒合,互相協力合作,為傳統與創新的中小企業搭起平台,並擔任客戶的角色,協助新創,是全面實現智慧城市巨大價值的關鍵。我國處於全球資通訊產業供應鏈的重要角色。透過彈性的供應鏈,能夠驗證智慧城市場域迅速反應,並孕育出軟硬體的整合服務。

以完整驗證場域、與迅速回應供應鏈,結合世界大廠,絕對有利於持續投入創新,協助新創與中小企永續經營。

 

(本文由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洪綉卉分析師授權轉載)

 

  • 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請先與我們連絡!
  • 每一個分享都是支持「工業技術研究院」持續創作的能量!感謝您!
  • 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發表意見
延伸閱讀
觀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