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臺灣產業轉型 半導體AI賦能

南臺灣正處於產業轉型的關鍵時刻,面對全球供應鏈重組、淨零排放目標與數位科技快速發展,區域產業必須採取前瞻策略,以強化競爭力並確保永續發展。透過半導體南向布局、AI技術賦能、藍色經濟發展及資本市場導入,南臺灣有望成為新能源技術與智慧製造的重要樞紐。

南臺灣半導體產業已形成完整的供應鏈,持續向中游晶圓製造與上游IC設計領域擴展。(圖/123RF)

半導體產業鏈深化與擴展:打造全球供應鏈關鍵基地

南臺灣半導體產業已形成完整的供應鏈,臺南與高雄作為核心區域,持續向中游晶圓製造與上游IC設計領域擴展。封測業者如日月光、矽品、南茂深耕在地,台積電、聯電則強化先進製程布局,高雄更建置全球首座大型半導體材料科技園區,以提升產業升級與配套能力。隨著技術不斷演進,南臺灣正朝向高階技術領域發展,力求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占據更關鍵的地位。

此外,化合物半導體技術因具備高耐溫、高功率處理能力,在電動車、5G、航太等領域展現巨大應用潛力。政府推動「南方雨林計畫」,於臺南設立化合物半導體研發與測試基地,以加速碳化矽(SiC)與氮化鎵(GaN)等材料的產業化,在電動車、5G通訊、航太科技等領域具有高度應用潛力,不僅強化南臺灣在新世代半導體技術的競爭力,更有助於產業鏈多元化與供應鏈韌性的提升。

AI賦能百工百業:驅動智慧經濟升級

除了半導體產業,AI技術的應用已迅速進入南臺灣製造、農業、醫療與服務業領域,推動產業升級轉型。政府推動「百工百業AI化中心(AI-Xmation Centers)」,針對智慧製造、精準醫療、智慧農業等領域提供技術支援與人才培訓;並建立「AI核心技術平台(AI Foundry)」,作為企業技術「中央廚房」,提供算力與數據處理支援,降低企業導入AI應用的門檻。

AI技術的導入使製造業可透過電腦視覺進行瑕疵檢測、智慧協作優化製程,提升生產效率;零售業則透過AI分析顧客行為,提高市場預測能力,強化競爭優勢。醫療領域則應用AI於智慧影像分析與手術輔助,提高診斷準確度與醫療服務品質。AI技術的普及,將推動南臺灣產業全方位升級,真正實現AI技術「平民化」,使其不僅局限於科技產業,而能深入各產業領域,推動區域經濟數位轉型。

AEFX策略:半導體xAI的創新模式

工研院提出「AEFX」策略推動南臺灣發展,涵蓋四大方向:建立化合物半導體產業應用加速器(Accelerator)、完善封裝測試與虛擬產業專區(Ecosystem)、發展AI核心技術平台(AI Foundry)及建立百工百業AI化中心(AI-Xmation Centers)。此策略結合半導體與AI技術,促進產業升級,提升經濟價值,並強化南台灣作為全球供應鏈的重要樞紐。

AEFX策略不僅強化半導體產業的南向發展,亦推動AI技術普及,助力傳統產業數位轉型。此外,資本市場與產業生態的優化,確保南臺灣產業升級的永續性與競爭力。南臺灣產業發展應採取短、中、長期策略:短期內聚焦技術平台建設與產業鏈整合,加速技術落地;中期擴展半導體與AI應用,提高高科技產業競爭力;長期則打造全球級科技產業生態圈,確保南臺灣在亞洲市場的領先地位。

隨著AEFX策略的推動,南臺灣將不僅是臺灣科技產業創新的核心引擎,更將成為全球科技產業的重要參與者。在持續創新與技術升級的驅動下,南台灣有望在全球智慧經濟浪潮中脫穎而出,邁向科技創新與永續發展的新時代。

 

(本文由工研院副總暨產科國際所所長林昭憲授權轉載)

  • 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請先與我們連絡!
  • 每一個分享都是支持「工業技術研究院」持續創作的能量!感謝您!
  • 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發表意見
延伸閱讀
關鍵標籤
觀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