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出門上學、上班,休假時去遊山玩水、抓寶,或者挑戰爬山、馬拉松,都靠雙腿支撐著我們向前行。真的很難想像,如果有一天雙腳失去作用,無法再靠自己的力量行走時,是什麼樣的光景!
全球目前約有700萬脊髓損傷病友,每年新增35萬人,平均受傷年齡27歲,正是活力旺盛的青春年華。經過復健,有許多人能夠自理基本的生活需求,回到職場,甚至在適當的鍛鍊後,還有人成為運動員挑戰各種運動競賽,展現不屈不撓的精神,繼續為自己的人生奮鬥,非常令人佩服。
有幾次機會和脊髓損傷的朋友聊起日常生活中感覺到最不方便的事情,他們說在台灣,雖然公共場所無障礙空間的設計與便利性尚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其實想坐輪椅出門趴趴走還是可以的。不過他們也坦言,很多時候一時的不方便事小,通常都會有人幫忙。但比起依賴家人朋友,心中總是渴望能夠更自由自在地行動。「如果能夠有安全、可靠的器材,讓自己站立、行走,那真的是太棒了!」
工研院的研發團隊聽到這些心聲,研發出了「行動輔助機器人」,這是一套能讓下半身癱瘓傷友自行穿著的行動輔具,透過感測器與動力輔助,來協助傷友完成站立、坐下、平路行走、進而上下樓梯與斜坡等等日常生活必須的動作。而且研發團隊也與脊髓傷友合作,透過傷友實際使用所累積的經驗與意見回饋,不斷進行改良,打造出最貼近使用者真實需求的行動輔具。
行動輔助機器人針對傷友的使用需求,做出了五大特殊設計。第一、腰部開闔設計,讓傷友能獨立完成穿/卸戴輔具,增加使用者自主活動能力;第二、因擁有特殊鞋底設計,讓使用者重心能自然前傾,提升行走穩定性;第三、在腰部位置裝設感測器,可主動偵測使用者姿態,評估走路時步態的風險,做出正常行走或停止的因應措施;第四、不用背負厚重的電池,讓使用者背部更舒適自在;第五、貼心考量腿部舒適度,讓輔具與腿之間保持自然空間,減低使用者受傷機率。
從「安全、方便、獨立」的核心理念出發,行動輔助機器人可以讓傷友站起身、邁開步,自己的路自己走!
圖片來源:工研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