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顧問研究報告指出,產業的數位化程度每提高1%,其產業生產力就可增加0.7%,顯見數位轉型雖非驅動產業生產力的唯一因素,卻是不可忽視的途徑。
數位轉型議題受到重視,源自新型態的新創企業Uber、Airbnb等已然改變產業的樣貌,有很大的關係。近期新型態的創業很多是建立在行動服務、雲端運算、社群網絡的發展與應用上,運用大量數據提供小規模化、精準的產品或服務。另根據美國調查機構Startup Genome統計,2016年到2018上半年新創經濟規模較前一時期成長20%,達到2.8兆美元的產值,可見得新創經濟創造更多財富,影響力不容小覷。
面對新型態新創的發展,帶動大企業積極擁抱數位轉型、邁向新創的主流。大企業擁有新創事業渴求的豐富資源,新創事業則擁有大型企業重視的靈活性與新奇構想,兩者大有機會相輔相成。諸如萊雅集團、迪士尼等跨國產業,積極在本業運用新創數位科技或AR、VR等技術,以便觸及更多客戶並開拓周邊市場。
然而,中小企業規模小、資源較缺乏,面對新創經濟帶來的新挑戰,必須深思如何加快產品及服務速度、重新定位爭取客源、增加競爭價值等議題。突圍之道,是否可透過新創企業驅動中小企業數位轉型呢?本文試著提出檢視的雛形,以研發、生產、行銷等三項中小企業較重要的價值活動為橫軸,以數位化程度為縱軸,歸納出九種透過新創企業驅動中小企業,從內部數位應用、到收集數據進行決策以及做到跨組織(域)協同合作等不同層次的數位轉型參考典範。
研發
數位化程度由低至高,可從「數位工具」的使用、到進行「研發流程創新」,較高者則可跨公司進行「協同創新」。例如:和明紡織與AI新創CloudMile合作,是屬於「研發流程創新」的典範,雙方運用TensorFlow和Google雲端平台,共同定義問題並進一步設計演算法、訓練數據模型,讓機器學會辨識布料,研發流程可縮短至兩天到三天,新設計進入市場的時間由原先12個月縮短至9個月。
生產
有些企業數位化程度屬萌芽階段,其重點乃在提升其「數位知能」,較具數位化程度者則將進行企業內的「數位製造(數位供應鏈)」,甚至更往上和其他企業進行「產品協作」。例如:傳統鐵工廠設備貼上張榮森實驗室研發的「智慧貼紙」物聯網感測器,統計機台的震動規律,只要偵測到異常震動,便可事先安排停工修復,可提升品質和產線管理,且建置成本不高。對有意導入數位化獲得監測數據的小型業者而言,是較無痛且簡易的進入方案,此模式屬於提升「數位知能」的典範。
行銷
很多中小企業已透過電商平台或跨境電商方案,開拓國內外市場。但真正能夠做到接近客戶、客製化訂購,以及像滾雪球一樣靠客戶推薦,是屬新領域。例如:由工研院AR/VR技術團隊,與連續創業家李鐘彬合作成立iStaging愛實境公司,將AR/VR技術運用至家居產業上,創造客戶實境的體驗,讓客戶依需求下訂單,互動的數據也可成為家居產業商品開發和行銷的參考。此類案例屬於「客製化訂購」的典範。
然而,需瞭解未必每家中小企業都需要或適合走向數位轉型。例如需考量在數位應用創新流程上,是否可提高研發速度爭取訂單?進行數據驅動的研發合作,是否能掌握切入新興產業與高成長商機的契機?能否承受導入數位方案後的心理及資金壓力?營運模式是否適合直接面對消費者等相關因素。
政府政策
另一方面,對於中小企業數位轉型的需求,政府可針對產業痛點定向徵求創新提案,或透過SBIR經濟部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鼓勵發展具產業效益的數位轉型合作研發項目。此外,為提升中小企業數位化體驗的意願,政府亦可協助評估無痛導入可簡易安裝的數據監測技術等。在行銷上,則可鼓勵中小型業者加入DTC(Direct To Consumer)型態的電商平台,發展多元化的客製化產品;或是鼓勵以場域、商圈或街道為範圍的店家大聯盟,發展共享經濟及精準行銷。
面對數位轉型的浪潮來襲,臺灣中小企業應透過數位轉型體檢,抓住契機並內化為公司的DNA,在市場上找到自己的定位,積極創造商機!
(本文由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分析師許瓊華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