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自然反撲 看2050碳中和

位於美國南部的德州,氣候向來乾燥炎熱,今年2月間卻陷入一片冰天雪地,突如其來的暴風雪,造成數百萬戶的家庭與企業停電,包括供水、食物供應和網絡通訊等設施也幾乎停擺。全美第二大州沒水沒電的慘況,透過媒體與社群的放送,讓大眾見識到極端氣候下大自然的反撲力量。

極端氣候下大自然的反撲,聯合國呼籲各國宣布「氣候緊急狀態」,直到各國達到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目標為止。

自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為追求科技與經濟的發展,並滿足生活舒適度,對能資源的需求快速成長,但生產製造與資源擷取過程中,所排放的大量溫室氣體,造成了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導致南、北極冰川快速融化,海平面逐年上升,部分國家或城市面臨被海水淹沒的危機;而氣候變遷則導致全球各地開始出現集中性暴雨、乾旱、極端高或低溫、霸王級颶風等極端氣候,頻率也愈來愈高。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統計指出,2016-2020年於美國本土造成超過10億美元以上損失的極端氣候事件年平均約為16.2件,其中2020年更是達到歷史新高的22件,顯見情況若持續惡化,人類恐將面臨生存危機。

為因應氣候變遷與溫室氣體暖化,2015年於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氣候綱要公約(UNFCCC)通過具法律效力之巴黎協定,設下全球氣溫的升幅,與工業革命前相比,控制在低於攝氏2度以下,或是更安全的上限是攝氏1.5度以下。不過,根據聯合國環境署的評估報告指出,過去十年,全球排放的溫室氣體每年平均增加1.5%,全球氣溫的升幅似乎正在往攝氏3度邁進,更直言世界已經「遠遠偏離了軌道」。

去年,巴黎協定屆滿五周年,聯合國呼籲各國宣布「氣候緊急狀態」,直到各國達到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目標為止。目前全球已有超過128個國家,包括與臺灣相似的發展型國家,如日本、南韓相繼宣布淨零碳排目標,最大的碳排國中國大陸,則宣布在2060年才會達到淨零排放。

為達成淨零排放,未來多數主要國家的電力系統將會以再生能源為主軸。依據國際能源總署(IEA)發表2020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指出,若欲達到2050年淨零排放,全球發電占比中,再生能源應從2019年27%上升至2030年60%,而沒有搭配CCUS(碳補捉、利用與封存)的燃煤發電占比應從2019年37%下降至2030年6%,整體電力部門碳排放量透過碳捕獲、再利用及封存,應可下降約六成,以創造出全新的產業鏈與經濟模式。

作為一個獨立電網的島嶼國家,氣候變遷對我們的影響甚巨,像是近年經常性出現歷史高溫、暖冬或霸王級寒流等極端氣候;此外,受反聖嬰現象影響,近來亦面臨史上最嚴峻的缺水問題,因此無論是因應國際趨勢或國內現況,氣候變遷之策略研擬刻不容緩。

為讓臺灣與國際的淨零碳排趨勢接軌,蔡總統今年於元旦談話中強調:「會積極與各界展開對話,找出最符合臺灣未來永續發展的氣候治理路徑。」此刻,政府透過能資源供應調整、改變商業模式、研發碳捕獲與負碳排等,逐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同時,配合我國的展綠政策,2025年太陽光電裝置容量達20GW;離岸風力裝置容量達5.7GW以上,再生能源占比可大幅提升;另運用儲能系統等輔助服務強化電網的強度與韌性,將能提升電廠及輸配電系統面臨極端氣候的調適與防護能力。

無論是氣候治理或能源轉型都是大工程,未來建議透過能源發展技術的盤點與驗證,釐清國家風險和未來可行性,滾動精進各項能源技術,擘劃未來發展策略與布局。

 

(本文由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所長王人謙授權轉載)

 

  • 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請先與我們連絡!
  • 每一個分享都是支持「工業技術研究院」持續創作的能量!感謝您!
  • 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發表意見
延伸閱讀
關鍵標籤
觀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