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突圍 啟動創新戰略

國際供應鏈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歐盟內部與外部市場的需求也大幅減少;根據歐盟統計局(Eurostat)資料,2020年歐盟實質GDP下降6.1%。此外,在歐盟的人員、貨物和服務因封城、檢疫等措施而無法自由流動下,歐盟內部貿易於2020年第2季和第3季共減少24%;因此歐盟及各成員國早已開始布局新一代的產業創新策略,以因應經濟緩慢成長或衰退情況。

在疫情席捲全球後,面對新的政經情勢,歐盟除了振興產業,更希望藉此促成長期結構性的改變,持續在全球引領風潮。(圖/123RF)

2020年3月,歐盟執委會公告產業策略,期能促進綠色永續和數位經濟的雙元轉型、提高產業競爭力、強化開放戰略自主性。並在疫情席捲全球後,歐盟執委會再修正與公告新產業策略,回應新的政經情勢;除振興產業,更希望藉此促成長期結構性的改變,持續在全球引領風潮,及在兼顧社會公平性、就業包容性下,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並以三大主軸來貫穿其產業策略。

首先要「強化單一市場的韌性」。包括運用單一市場緊急應變工具,確保未來緊急情況時,人員、貨物和服務仍可自由流動;並藉由研析關鍵產業一致化標準、強化市場監督數位化和中小企業措施,深化單一市場的機制。此外,針對資通訊產業、健康產業、再生能源業等14個產業生態系統進行監看,以觀察並掌握單一市場狀況。

其次在「協助企業進行雙元轉型」上,不只是為反制疫情的影響,歐盟還發現已落實永續、綠色轉型的企業更具韌性且回復力更強,因此將持續鼓勵雙元轉型,像是推動發展轉型藍圖、支援各國發展相關雙元轉型專案、分析鋼鐵產業、創新研發專案、加速永續投資等措施。而在「強化開放性戰略自主」上,重要策略則包括多角化國際夥伴關係,並推動處理器與半導體產業聯盟,還有產業數據、邊緣運算和雲端產業聯盟及太空發射系統產業聯盟、零排放航空聯盟等。

從經費支出來看,歐盟將2020年推出的振興方案(NGEU)與2021至2027年長期預算一併考量,並以人才培育、鼓勵投資方案等持續性基礎建設,以及綠色成長、數位轉型、開放戰略自主等五大領域為主要投資重點,當中有50%預算優先投資在研發與創新、氣候和數位轉型,以及為歐盟強化事前準備、復原能力及韌性(復原與韌性重建基金、rescEU公民保護機制、EU4Health保健計畫等)等相關計畫。

在2021年的預算中,有30%用於對抗氣候變遷,是歷年來之最,也將促成更多綠色與永續投資,結合其他國家資金和公私合作,以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還有20%的復原與韌性重建基金將投資在歐盟的數位轉型,如超級運算、AI、網路安全、先進數位技能,以及在整個經濟與社會上更廣泛的應用數位科技。

由此看來,綠色與數位轉型顯然是歐盟推動的產業發展重點。然在疫情之下,雖仍可透過自由貿易維持經濟體的韌性,但歐盟也注意到特定對於社會與經濟極重要的中間產品或最終產品,很容易受到全球供應鏈變動衝擊。例如5G通訊布建、在家工作盛行,使全球晶片和數位裝置出現短缺或漲價,以及關鍵醫療產品受到限制或禁止出口等。

甚至連歐盟本地採用的數位系統或解決方案,也多來自歐洲以外地區,更凸顯自主數位科技研發的急迫性。在維持開放、擁抱全球夥伴前提下,歐盟還須保有戰略自主與獨立性,盡可能與價值觀相同的夥伴合作,支持開放、公平和符合規則的貿易,並降低對外國關鍵物資與技術的依賴,成為未來的標準和法規的先行者。

在2021年的戰略性相依分析報告中,歐盟盤點5,200種產品中,有137種產品被認定為高度依賴第三國進口,占歐盟進口總值6%,並多屬原物料、鋰電池、活性藥物成分、氫能源、半導體、雲端與邊緣科技等六項重要領域。因此歐盟提出一系列初步對策,包括推動國際夥伴關係與供應鏈多角化、建立產業聯盟、監測戰略依存性、取得標準制定上的領導權等。

面對這些因應措施,對於在歐盟投資持續增加的我國來說,更應密切觀察後續動向,並透過建構雙邊與多邊合作計畫、提早鎖定關鍵議題、規劃合作議題、辨識與確認合作對象、建立合作關係等方式,積極爭取參與其產業生態系的機會、促成國際合作,以強化國際鏈結帶動臺灣產業成長。

 

(本文由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分析師周瑞貞、劉家妙授權轉載)

 

  • 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請先與我們連絡!
  • 每一個分享都是支持「工業技術研究院」持續創作的能量!感謝您!
  • 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發表意見
延伸閱讀
關鍵標籤
觀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