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實整合創建開放政府

致力於「g0v零時政府」社群與「vTaiwan」、「萌典」等專案貢獻的唐鳳,擔任政委以後,透過資訊數位科技來開放政府與公民參與,希望能藉由建構開放的數位空間,連結各方而成為促進社會溝通與意見整合的機制,以創新做法建立真正開放政府。

督導數位經濟與開放政府的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日前受邀至工研院,以「網實整合與黑客精神」為方向,邀請聽眾透過App軟體sli.do進行線上提問,由聽眾決定演講內容。在二小時內即席回答30個以上問題,以下為重點問答彙整摘要。

圖片來源:工業技術與資訊

Q:請問您如何自學?

A:我覺得心裡要有自己想解決的問題,然後透過工具去找解答,在1994~1995年間網路還沒有發明時,我是用Archi、Gopher、FTP等工具去找,但這樣一來知識很分散,研究員彼此間沒有連結。1995年瀏覽器、網際網路發明後,每個研究員都自己架設網站,把自己研究的內容放上網,半年內很自然就形成一個學術網路。那時我的研究主題是「資訊社會學」,可以很容易就系統性地看懂論文,或發mail給研究員就可以得到回答。這樣所吸收到的知識比一般大專用書上的內容還要早10年,所以我選擇開始自學。雖操作性、技術上的知識可以透過線上學習,然而人文領域的知識我還是回到校園,透過旁聽以及與教授討論的方式來學習與感受。

所以我給家長的建議是,直接把手機交給孩子吧!他們也許都已經學會上網,現在要學習的是如何把網路與實體世界有意義的整合。

Q:請問什麼是黑客精神?

A:黑客精神有三項特質,第一,相信資訊流通愈自由愈好,就如同我對我的創作或演講內容完全拋棄著作財產及人格權,因為當我花心思在對別人提告,那只是在浪費時間,且等於是在回顧過去而沒有在進行新的創作。我的創作往往也是在解決問題,這也是黑客精神第二項特質:專注於動手解決問題。第三,認為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傳播不需要中介,任何的審查都是對網際網路發展的破壞,且人與人的溝通應盡可能平等,而不需靠官僚體制層層傳遞,這也是我目前正在推動的事。

Q:如何讓組織裡有經驗的人願意分享?

A:先了解他們不願分享的原因為何。以公務員為例,他們並不是怕做事而是怕承擔風險,如圖利他人或不服從上級而被冷凍的風險。我們的解方是建立「開放政府聯絡人」制度,讓每部會推派一至三人來擔任需跨部會處理議題的窗口,這時如果有人不分享而其他人有,他就會陷入「囚犯兩難」的處境。

此外,我們的會議紀錄是力求透明的逐字稿,這樣就不會有不合理的究責,且承辦人能知道上級主管在會議中承諾了哪些事,減少訊息傳遞上的錯誤。總之,保持由相同一群人所組成的跨單位社群,透過定期協作,大家熟識後自然會分享,成為一種學習型社群,並且多製造對彼此有良好感受的機會,例如會議時提供茶點。我認為,改變一個人的看法很難,改變感受較容易,一旦感受改變了就會願意分享。

Q:政務體系有哪些可以改善空間,該如何調整?政策履歷要開放到何種程度?

A:包括「開放政府聯絡人制度」以及政策形成的過程都是可被調整的。過去我們只看得到政策推出的結論,如今透過「政策履歷系統」,從議題導覽、公聽會的會議紀錄到協調進度等,完全公開在網路上(pdis.tw),並且引進社群的建議。

以電競選手納入替代役專長項目此一政策為例,當時將會議的逐字稿公開在PTT等社群上,結果就有電競選手回應,因此我們就把這些社群意見帶入,加以收斂後得到可行方案,這就是一種網實整合的實踐。網實整合的重點在於需要拘束力,例如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的提議若獲得超過5,000份附議,主管機關就須做出具體回應,「如果網路世界這樣,實體世界就那樣」這就是一種拘束力。對公務員來說,只要確定在跨出創新改革那一步前拘束力就在那裡,大家就會勇於跨出第一步。

至於政策履歷的開放程度完全由與會人員自己決定,所有會議的逐字稿我都讓與會人員有10個工作天的緩衝期來加以編輯,因為公開逐字稿不是要做暴力式的透明,而是讓與會人員在會議結束心平氣和下,放下攻防與對立,能異中求同進而達成共識,達到雖不滿意但可接受的共同價值,否則就須繼續開會直到有共識。

Q:政府如何協助年輕人能在全球網路世界中創業?

A:政府能做的是降低大家的失敗成本,這裡的成本不只是金錢而是一種鼓勵創新的文化,例如在矽谷即使創業失敗,將失敗的經驗寫在部落格上分享讓大家有所學習,這樣的人也很容易找到下一份工作。現在金管會推的「金融創新實驗條例」就是鼓勵大家一直嘗試,就算失敗也不會被列黑名單,馬上可以再次提案,每次的試驗由管制體系來吸收法遵成本,直到模型成功。

黑客精神有三項特質,包括相信資訊流通越自由越好、專注於動手解決問題,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傳播不需要中介、盡可能地平等,如此才能以創新做法建立真正開放政府。

(本文經工業技術與資訊授權轉載,口述/行政院數位政務委員 唐鳳《網實整合創建開放政府》)

  • 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請先與我們連絡!
  • 每一個分享都是支持「工業技術研究院」持續創作的能量!感謝您!
  • 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發表意見
延伸閱讀
關鍵標籤
觀看更多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