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學合作雙贏…有訣竅

產學合作與創新創業的方向需具有一致性,才能帶動整個生態環境的創新與合作氛圍。(圖/123RF圖庫)

如何讓大學與產業界的合作關係更為緊密,一直是大學、產業界和政府的熱門話題。

然而,在各自的期望上卻存有相當大歧異。大學傾向於將與產業合作關係視為新的收入來源;產業則側重人才招募的需求,或特定技術解決方案等利益。而政府則期待大學具備推動新產業,或刺激現有產業創新的功能,並將新創Spin-off或專利數量視為重要的量化指標。

根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產業表現中心一份針對三所頂尖大學-英國劍橋大學、日本東京大學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觀察報告指出,在產學合作上,學校可能只有一小部分專利是有利可圖;而各國政府設定對專利和新創Spin-off的績效指標,往往造成大量Spin-off以及從大學所申請的專利數量,而這些新創公司雖有政府補助,但通常後續沒有明顯的商業成就。

因此在產學合作前提下,如何讓大學有經濟效益,同時兼具社會創新功能,應予以重視。目前台灣做法是大學內設置「產學聯盟辦公室」,延攬業界高階經理人才,並強化連結國際產業動脈,以創造校內研究加速商業化,增加學校收入。

麻省理工學院則進一步針對產學合作議題提出七項問題,做為大學在經營產學關係上的重要思考方向。包含:一、大學合作關係有哪些商業目標?二、是否了解企業合作夥伴關係的主要關注領域?三、如何選擇企業合作夥伴,以確保與大學的業務目標保持一致?四、誰是主要的大學合作夥伴,以及選擇的標準為何?五、有哪些協作方式符合大學的重點領域和業務目標?六、是否有足夠的人力、通暢的作業流程和組織結構,以支持大學合作夥伴關係?七、哪些關鍵績效指標對評估大學合作夥伴關係最有用?

雖然七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可從中發現產學與創新創業的運作模式,在操作上應更細緻,有系統成為生態圈,才能讓研究與社會的進步得以接軌。

生態圈形成有賴於產業與學界有共同追求的目標,透過供給與需求橋接,產生經濟效益的思維。這種運作模式可在荷蘭恩荷芬市「e/MTIC醫療科技創新中心」的案例獲得印證。該中心由荷蘭皇家飛利浦公司、恩荷芬科技大學及醫院共同支持研究,在人力支援上有35位資深雙邊跨界研究人員,分別由三方提供研究人員,依其時間比重,由三方工作的付出來分配支付薪水福利。

例如醫院研究人員撥出20%時間到大學做研究,薪水與福利由醫院與大學分別負擔20%與80%。大學研究人員撥出80%時間在飛利浦工作,飛利浦需撥付80%薪資福利給與大學偕同研究人員,同時並搭配博士生及工程博士生共同投入醫療領域研發。如此一來,醫院在軟硬體方面能得到更精準的設備協助,業界也能透過需求端的協同合作,加速創新應用與實際商業化的產品推廣到市場。e/MTIC產學合作與創新的模式,由大學做橋梁,串接企業與醫院間,滿足企業與醫院供需的經濟效益,並兼顧前瞻研究與實務的作法,可發揮各自的專長,並讓各自資源能夠釋放,可做為台灣產學合作的借鏡。而e/MTIC透過醫院的大數據資料分析,以及第一線人員的需求,鏈結學校與企業,不論在資金上,研發、人才得以補充,預期更能掌握未來的經濟規模方向。

透過學校與產業技術互相交流,才能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綜效,創造商業新契機。

 

產學合作與創新創業的方向需具有一致性,才能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綜效,合力創造商業新契機。台灣在產學合作與創新創業的方向上,應以社會需求為模式,尋找客戶群與適合的合作夥伴,透過學校與產業技術互相交流,讓學校理論從雲端走向貼近實際產業需求,進而產生經濟效益,帶動整個生態環境的創新與合作氛圍。

 

(本文由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分析師洪綉卉授權轉載)

 

  • 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請先與我們連絡!
  • 每一個分享都是支持「工業技術研究院」持續創作的能量!感謝您!
  • 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發表意見
延伸閱讀
觀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