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力拚2050淨零排放 能源商機與人才需求大躍進

能源產業是重要碳排放來源,而經濟發展與能源使用關係密切,根據國際能源總署統計,隨著全球經濟成長,能源消費量由2012年的5,486GW成長至2021年的8,023GW,增幅超過46%。世界各國為了對抗氣候暖化,透過改變能源使用結構、發展低碳能源,積極朝淨零排放目標邁進。

隨著再生能源的技術的不斷進步、規模經濟的發展、供應鏈競爭日益激烈以及開發商的經驗日益豐富,使得能源的裝置及發電成本大幅下降,新的商業模式也應運而生,背後隱含著龐大的產業發展契機。(圖/123RF)

以再生能源為例,2020年全球再生能源累計裝置容量已超愈2,900GW,但若要達到2050淨零排放,國際能源總署(IEA)預估,全球再生能源累計裝置容量須達26,568GW,2021年至2050年累計投資金額達29.6兆美元的金額,且隨著再生能源的技術的不斷進步、規模經濟的發展、供應鏈競爭日益激烈以及開發商的經驗日益豐富,使得能源的裝置及發電成本大幅下降,新的商業模式也應運而生,背後隱含著龐大的產業發展契機。

再生能源成長幅度,依國家之自然資源(土地、位置、地形等)及經濟社會條件而有發展之差異,像是歐洲、美加等先進國家以穩定政策與經濟力支持減碳,目前保持至少三成之市場量再生能源設置量水準,後續可望帶動儲能、與電力基礎設施投資增長。

工研院近期攜手產學研舉辦「綠領新貴崛起-新能源的職涯前景與商機座談會」,分享電力跨域學程、相關職涯前景與機會,吸引各校優秀學子爭相參與。

工研院近期攜手產學研舉辦「綠領新貴崛起-新能源的職涯前景與商機座談會」,分享電力跨域學程、相關職涯前景與機會,吸引各校優秀學子爭相參與。

因應淨零排放 未來發展出三大趨勢

在全球落實2050淨零排放的前提下,國際間的再生能源發展出現三個明確的發展趨勢與機會,首先,是汰舊換新需求增加。歐洲各國雖然再生能源普及率提高,太陽光電與陸域風電裝置成長趨緩,但隨著這些裝置陸續邁入使用年限,汰舊換新的需求將接棒,將是未來重要產業動能;第二,技術進步與異業整合。為了擴大再生能源的建置場域,不少國家必須克服自然條件的限制,因此,可看到各種創新解決方案不斷推出,例如太陽光電除了常見的屋頂型及地面型,還有農電共生、浮體型(漁電共生或塘圳活化)、海洋型、車載太陽能、路面太陽能等,這些新應用的百花齊放,既加速了能源轉型的腳步,更帶動相關產業鏈的蓬勃發展及地方經濟繁榮。

最後,是單一再生能源走向整合型。為了達成單一場域內,再生能源設置使用效率極大化,並需將風電、太陽能、儲能等多元的再生能源供給整合,甚至結合外部電網備援,或建立自主的離網型微電網系統。只要掌握這三大再生能源演進趨勢,對政府與產業來說,低碳能源不再只是挑戰,更是龐大的商機,只要能把握至少三十年不墜的新能源市場,將是驅動國家經濟成長重要新動力。

全球瘋再生能源 帶動相關職缺需求

許多國家與企業已早早嗅到再生能源的契機,積極投入新技術研發並建立創新商業模式,搶佔這塊藍海市場,使得過去被視為傳統行業的能源產業,如今已變身「高科技業」,進入技術發展及融合應用高原期,每年產值動輒千億元。產業為投入能源領域,急需優秀人才挹注,使得具備跨域專長的電力人才炙手可熱。

根據美國IRENA統計,2020年全球再能源直接與間接的僱用人數將近1,200萬人,其中太陽能從業人員占比最高,約占三分之一、其次是生質能,約占29.3%、風力則占10.4%。依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預估,至2030年全球將會新增540萬再生能源相關工作機會。除了工作機會增加外,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2020年研究報告指出,2019~2029年預估美國薪資成長率前十大職業中,「風力發電技術人員」成長率最高,「太陽能光電安裝人員」薪資成長率第三快,顯見再生能源產業的職缺跟待遇都成長迅速。

臺灣目前也有明確的再生能源裝設目標與路徑,許多離岸風電、輔助服務等國外企業紛紛進駐,將帶動更多元的電力人才需求,且待遇相對也會水漲船高,可預見未來電機系畢業學生除了進入IC產業外,電力產業同樣具備優秀職場發展力與吸引力。

臺灣目前再生能源主力為太陽能跟風能,企業紛紛開出許多不同職缺,以太陽能為例,新增人才需求包括光電工程研發主管、太陽能技術工程師、營建施工人員、財務主管、太陽能電廠財會人員、國內業務主管、太陽能電廠業務主管、太陽光電系統維運人員等8類人才,由此可見,能源人才需求不再只局限於電機、機械專長,財務、行銷、業務等跨域人才同樣也非常受歡迎。

因應淨零排放、及能源轉型帶動能源商機與人才需求成長,也有愈來愈多優秀學子把電力領域當成職場首選,期盼未來有更多菁英加入,共同為臺灣淨零永續盡份心力。

全球三大主要能源占比現況。

 

(本文由工研院產科國際所能源策略長林志勳授權轉載)

  • 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請先與我們連絡!
  • 每一個分享都是支持「工業技術研究院」持續創作的能量!感謝您!
  • 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發表意見
延伸閱讀
關鍵標籤
觀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