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 餐飲四招搶市

新加坡在2014年陸續啟動智慧國及餐飲業轉型藍圖政策後,促使餐飲服務業應用,包括即食餐品開發、前台服務數位化、後場流程自動化、服務型機器人等快速發展。2020年時,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新加坡觀光旅遊及移工進出,對餐飲服務業市場及人力應用造成影響,相對也引發防疫服務型機器人、零接觸服務模式等需求缺口。

新加坡近年來啟動智慧國及餐飲業創新轉型,包括:後場流程自動化、服務型機器人等快速發展等,創造獲利商機。(圖/123RF)

依據Oliver Gassmann、Karolin Frankenberger,Michaela Csik的創新商業模式理論架構,就已進軍新加坡餐飲業的代表性臺商,針對其創新商業模式進行分析,可提供新進者的策略及通路布局參考。

第一類是體驗行銷,激發感官的產品模式

看好臺灣餐飲業在新加坡的發展前景,新加坡知名的Bread Talk麵包物語集團以合資加盟方式,爭取鼎泰豐在新加坡授權發展代理。2003年獲得鼎泰豐獨家授權,至今已在新加坡開出22家分店。其成功原因為鼎泰豐主張為堅持食材要天然、擀麵要手工、內餡要實在,初期由臺灣師傅到店傳承;並由廚師現場演譯餃子皮黃金比例18褶的廚藝,營造客戶忠誠度,維持其獲利機制。

第二類是授權經營,讓智慧幫你生財模式

臺灣早期手搖飲料創始店如休閒小站、快可立等,經由授權加盟方式一度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快速展店。當時是由授權代理商買下設備、原物料和技術後,品牌就不再提供支援的一次性授權模式。但當國外代理商得不到後續經營支持,容易造成其後來國際市場逐漸泡沫化。臺商應藉由提供原物料、設備、技術授權等具有商業價值之研發成果給代理商,並提供後續服務,以維持其獲利機制。

第三類是解決方案供應者,全部需求一次滿足模式

代表性案例是連鎖餐飲集團六角國際以特許加盟方式,在新加坡建立日出茶太品牌,總部提供後續實體食材、虛擬經營諮詢,如協助國際廠商解決因所處緯度過高,導致珍珠不易凝結的問題等。從此模式,可觀察到臺商的價值主張應以成為「品牌平台中心」,持續讓臺灣品牌輸出國際,也讓國際好的品牌引進國內;藉由總部持續飲料相關原物料、設備、技術等相關價值鏈活動支援,扮演客戶求救的單一窗口,客戶端的效能與成果因而得以提升。

如此一來,藉由特許加盟餐飲連鎖代理/加盟店,總部持續提供服務,進而提升代理商效能與獲利,創造總部與代理商win-win的獲利機制。

第四類是顧客資料效益極大化,善用已知模式。

臺灣起家的智慧餐飲科技新創iCHEF在新加坡成立東南亞第一間辦公室,目前全球客戶數突破4,000家餐廳。其創新商業模式為:以單一資源提供特定領域完整的產品、客製化服務及諮詢,使客戶能專注於核心業務,進而提升業績。iCHEF以簡單易拿的iPad,開發專為餐廳設計的POS系統,並不斷結合當地餐飲社群,以持續精進其系統與服務;同時鏈結當地政府、社群資源,提供專為餐廳設計POS系統的價值鏈活動,逐漸建立從餐廳科技、餐廳保固服務、餐廳社群三方獲利機制。

進一步分析這些創新商業模式案例,可得到進軍新加坡餐飲服務業關鍵成功要素包括三種方式:

首先,以臺灣為總部,引進國際品牌平台,藉由引進國際品牌強化實力來增加國際化品牌經營實力。臺商以解決方案供應者模式,持續奧援海外加盟業者,並由臺灣總部提供後續食材及經營諮詢服務。

第二,整合線上線下各服務接觸點的體驗行銷活動,是長久經營客戶忠誠度的關鍵。

第三,以POS系統等為平台,透過經營社群活動,創造顧客資料效益極大化模式,不斷開發出適合當地的產品/服務獲利模式。簡而言之,未來企業欲進軍新加坡餐飲服務業,可循如何強化經營體質國際化、行銷通路數位化、生態創新系統化之三方向布局。

 

(本文由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經理何介人授權轉載)

 

  • 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請先與我們連絡!
  • 每一個分享都是支持「工業技術研究院」持續創作的能量!感謝您!
  • 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發表意見
延伸閱讀
關鍵標籤
觀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