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和藝術如何做結合?這兩項在人們認知中分屬理性與感性的兩平行領域,交叉時會激發出什麼樣的火花呢?文化部委託工研院辦理「藝術家進駐工研院」計畫,甄選3組知名藝術家,結合「藝術工作者」與「科技工程師」跨域合作,透過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零距離的接觸討論,創造出不同以往的科技藝術成品。這次就讓i創小編帶大家一探究竟!
科技藝術與它的產地 期待從它變成它們
文化部為鼓勵科技與藝術交互激盪創新思維,以「科技藝術與它的產地」為主題,徵選出三件創新實驗計畫,由黃翊、李文政(「拚場藝術撞擊」計畫團隊)及邱杰森(「森嵐工作方圖」團隊)獲選,透過工研院的「智慧製造AI變式系統實驗室」、「身體感知創意實驗室」和「自動化與新媒體實驗室」作為「產地」出發,進行7個月的「實驗計畫」,與這三組藝術家共同合作,研發、實驗來達成藝術構想,創造另外一種可能性。
科技藝術的融合 擦撞出無限可能
在參與共創的過程中,藝術家必須將技術融入作品,技術人員也跳脫技術的支援角色,加入人文思維。理性與感性在科技藝術的合作中是可以被融合,並擦撞出無限發展可能。
這場成果發佈會中,三組藝術家在「藝術家沙龍」中,分享短短7個多月來的進駐,透過充分的討論,與科技研發人員緊密結合,相互激盪、磨合的歷程和成果:
案例一:黃翊-「靈魂的標本」與「生理感測」X AI辨識技術
黃翊的「靈魂的標本」與「生理感測」計畫,與「自動化與新媒體實驗室」、「智慧製造AI辨識實驗室」合作。「靈魂的標本」透過高精密度儀器進行人體局部3D掃描與列印,將親友的容貌製成標本展出。
延伸計畫「生理感測」,則是動員多名「黃翊工作室+」成員一同參與AI的標示,透過AI深度學習舞者動作,進而精確掌握劇場舞台的系統,比如:音響、燈光等,發展AI舞監,掌握劇場整體表演。
案例二:李文政-「大仙尪生筋壯骨計畫」X 3D輔具列印
此次計畫之一的藝術家-李文政《大仙尪生筋壯骨計畫》將傳統大神尪轉化為前衛風格,與工研院「智慧製造AI辨識實驗室」的醫療輔具合作,改裝舞者貼身裝置,減輕表演時的重量,降低舞者職業傷害。這次的構想,啟發了科技研發人員未來結合醫療輔具與傳統服飾產業、進行高端客製化的可能性。
案例三:邱杰森-「無境之境:虛擬身感」X 身體感知創藝及自動化與新媒體
邱杰森「無境之境:虛擬身感」計畫與工研院「身體感知創藝實驗室」及「自動化與新媒體實驗室」合作,探討影像、真實與記憶之間的關係。他以北投中心新村為拍攝主題,重新建構一個以圖像與空間資訊拼貼出的眷村模型。在模擬的地景影像中,加入攝影機所辨識的參與者生理訊號,以數位方式重建當代風景。
科技+藝術=很可以!藝術加值,也讓科技具有人性!
在發布會後,我們也獨家專訪到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鄭仁傑執行長,他說:工研院此次藉由科技技術,比如感測技術、智慧製造等,讓藝術家在創作時突破物理上限制,例如重量、人無法辨識等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際回饋,這次工研院在資通、機械、巨資技術領域初步加入,後續將會大規模在環境建構等方面,繼續為藝術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