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雨林 打造護國群山

臺灣的半導體奇蹟堪稱產業典範,以台積電、聯發科領頭建立的供應鏈,不僅是臺灣經濟體的護國神山,更在全球電子的零組件供應鏈版圖扮演要角。立基現有優勢,臺灣半導體產業下一步該如何超前部署,擘劃下個黃金盛世,答案就在南臺灣。新一代化合物半導體產業聚落逐漸成形,帶動化合物半導體終端應用,搶攻全球電動車市場兆元商機。

化合物半導體發展至第三代材料化合物半導體發展至第三代材料,不僅國際電子、零組件大廠爭相投入,先進國家也視為國家發展戰略。(圖/123RF)

產業轉型當前面臨兩大考驗,其一是數位轉型、其二是淨零排放,工研院首席技術專家吳誠文表示,未來電動車、綠能產業回應國際減碳倡議,促使傳統產業的轉型成為必要。儘管目前化合物半導體材料產值占整體半導體產業僅8%,不過新型態半導體能使用於元件、模組、系統及智慧應用等多邊價值鏈,可望趨動產業以群策群力模式,同步解決技術升級及淨零排放議題。

換言之,化合物半導體的投資必須擺脫既有產業鏈分工型態,仰賴南部業者提出下游應用端的明確需求,並且參考軟硬系統整合之經驗,匯聚產業上游到下游逐步協作統合。工研院依循「大南方計畫」核心理念,跨單位整合研發資源,一方面於六甲設立化合物半導體設備關鍵技術研發基地;另一方面在沙崙基地進行化合物半導體的研發及驗證,期望吸引更多北部合作夥伴往南投資,為臺灣創造更多護國神山新典範。

至於新世代半導體材料產業的板塊移動,南方擁有哪些關鍵吸磁力?工研院表示,南臺灣媲美熱帶雨林的環境與氣候,提供無數生命食物和庇護所;近年推動的「南方雨林計畫」即是強調用聚落帶動發展,放大南部產業現有優勢,找尋可落地的新方向。期許化合物半導體發展基地啟動之後,建立起具戰略意義的自主關鍵技術及供應體系。

另外,政府推動的大南方計畫橫跨臺南、高雄、屏東,為協助長產業聚落壯大,當地政府在基礎建設的資源挹注更顯重要。以臺南市為例,目前有南部科學園區及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是臺南兩大雙引擎帶動半導體、生技醫材、精密機械、光電綠能產業,未來長遠的施政策將強化南方科技廊帶,以高科技帶動傳統產業轉型。

臺南為車用零件、金屬製品、機械設備製造三大產業重鎮,合計有3,612家廠商在地長期耕耘。配合工研院推動化合物半導體生產聚落,一方面可帶動當地如電動車、軌道車、太空站螺絲等技術應用;另一方面培植化合物半導體生態系,成為臺南的產業明日之星。

產業新聚落仰賴政府帶頭號召、法人單位縱橫資源之外,業者彼此沙盤推演,擬定戰略合作方案也不可或缺。自從美中貿易戰、新冠疫情推動臺廠製造基地移轉,去年臺商回流返鄉投資金額上看300億美元;另外,半導體產業的貿易盈餘達741億美元,比整體國家整體貿易盈餘還要高。因此有賴政府政策的投資力道持續加碼,並且深化產業的附加價值,讓知識服務經濟在南部深耕,朝向產業結構化的全面轉型。

展望未來,南臺灣形塑新形態產業聚落,亟需發展具串聯力量的合作型態,跳脫過去代工時代的低毛利價格戰。因此化合物半導體行業應該發展「質精」模式的生產流程及市場策略。以電動車為例,不久前鴻海號召車廠、車用電子業者齊聚MIH聯盟,臺南提供電動巴士的測試場用,展現以應用端需求趨動上游化合物技術,讓產業整合更為事半功倍。

南方雨林計畫

工研院結合臺灣半導體與汽車零組件供應鏈優勢,在臺南六甲和沙崙啟動科技雨林計畫,如同熱帶雨林的環境與氣候,提供了無數生命食物和庇護所,扮演技術提供者及整合平台的角色,鏈結產官學研,共同打造南臺灣化合物半導體及動力電子產業新聚落。

 

(本文由工業技術與資訊授權轉載)

  • 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請先與我們連絡!
  • 每一個分享都是支持「工業技術研究院」持續創作的能量!感謝您!
  • 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發表意見
延伸閱讀
觀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