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19年WEF《全球競爭力報告》,在全球141個經濟體中,臺灣總排名上升至全球第12,在四大評分標準中,不但「總體經濟穩定」項目與其他33國共同奪冠,「創新能力」亦持續名列前茅,與德國、美國、瑞士一同續居四大創新國,在此細項之下,臺灣的優勢項目「產業群聚發展程度」與「專利權數量」皆排名第三,顯示臺灣總體經濟穩定、創新研發實力堅強,政府長期推動產業群聚發展已見初步成效。
完善的產業群聚發展,不但是提升在地經濟成長與提高生活品質之動能,亦是帶動我國區域均衡之核心。以高雄為例,依據主計處最新統計資料,國內金屬與石化產業產值達5.6兆元,其中超過三分之一為高雄及其周邊縣市區域所貢獻,顯示出大高雄地區發展上游原材料產業聚落成績斐然,再透過鏈結臺南科學園區、高雄(路竹)科學園區以及規劃中之橋頭科學園區,將可進一步打造南臺灣從上游材料到市場應用之創新科技產業廊道。
協助地區發展產業聚落過程,可歸納出兩大核心要素,第一,聚焦在地關鍵優勢。2016年高雄市政府透過與工研院共同成立「南臺灣產業跨領域科技創新中心」,即針對金屬、農業、海洋、醫材等南臺灣四大特色產業,搭配循環經濟、綠色能源等新興領域,以委辦計畫型式,進行跨領域創新與創業育成,共創區域產業發展,不但逐漸吸引新興科技新創團隊落腳高雄長期發展,更已催生逾10家新創公司。
第二,關鍵金流引活水。高雄市經發局委託工研院於2019年設置與經營之高雄智慧科技創新園區「KO-IN 智高點」,即透過介接證交所、櫃買中心等每日即時交易數據服務,建置「智慧金融之丘」,提供進駐業者以及南部產學研各單位無償使用與合作對接,不但有助於金融科技落地高雄發展,深化南部金融創新能量,更可進一步透過金融新創之創新服務,提供中小企業與創業家另一種籌措資金之管道。
「KO-IN 智高點」進駐新創團隊「必可企業募資」(BZNK)即為一家專注於協助中小企業以應收帳款取得大眾融資的媒合公司,其成立近四年的時間,目前已協助臺灣200多家中小企業向社會大眾取得8億多的營運資金。工研院為了扶植必可企業募資持續成長與擴大營運模式,針對中小企業對接銀行不易的痛點,以工研院新事業育成平台資源,幫助「必可企業募資」另外成立「聯享金融科技籌備處」來測試市場,並推動早期的客戶開發與建立銀行合作管道,進一步形塑一個良好的合作模式,協助中小企業順利取得銀行資金,亦讓「必可企業募資」完成新創最後一哩路。
另一家由工研院長期輔導的高雄新創公司「旺沛大數位」則是聚焦百家爭鳴的行動支付,推出跨業分潤式行動支付服務,以店家提撥部分消費金額作為共享分潤來源,讓消費者每次購買都可以獲得3%分潤方式,直接賺取消費回饋。自2017年成立至今,已在臺澎金馬佈建了逾4,000個特約店家,並擁有六萬名忠實使用者。工研院除了積極協助其商業模式調整與爭取投資機會外,更透過經發局的協助,在高雄市各大商圈逐步推廣平台服務,增加雙方業績與消費使用人數,同時也支持商圈數位轉型。
高雄地區發展透過產業群聚效應與新創能量的導入,不但已協助整體產業價值升級,提升區域競爭力,更展現出臺灣積極推動區域發展政策與新創培育補助計畫的決心,以及持續創新成長之實力。面對激烈競爭的全球市場,此成功模式未來還可進一步透過新南向政策輸出國際,協助國內廠商一起打群架,進軍全球市場,展現臺灣價值。
(本文由工研院產業服務中心執行長劉佳明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