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公司(Intel Corp.)前執行長安迪.葛洛夫,美國時間21日辭世。他的一生,締造了個人電腦最輝煌以及英特爾獨領風騷的年代,他的隕落,對照英特爾這幾年在手機CPU市場的苦苦追趕,更讓後人無限欷噓。
安迪.葛洛夫在英特爾任內,打出「Intel Inside」這個口號,讓一個電腦零組件品牌成為全球消費者朗朗上口的口號,任內,更把創辦人Gordon Moore(對,就是提出摩爾定律的那位)所主張「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電晶體)數目,每隔18 個月增加一倍。」執行到極致,他的名言《唯偏執狂得以生存》(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迄今仍是IT科技界的生存寫照
那個年代的狂熱,瘋狂程度不下於今日蘋果發表新款手機,每當英特爾推出新款CPU,帶動的是更多的軟體應用,個人電腦的升級潮、購買更多的記憶體,換上更大的硬碟容量,台灣IT產業靠著WINTEL帝國帶動個人電腦的刺激消費,一步步攀上今日IT代工王國的地位。
但年紀比較輕的電腦用戶,或許不知道英特爾也曾經面臨沈寂谷底的挑戰,在傾力發展CPU之前,英特爾的主力是電腦的動態隨機存記記憶體,被日本東芝打得潰不成軍,他必須決定:「是放棄公司最重要的主力產品?還是繼續掙扎到底?」
在他的著作《唯偏執狂得以生存》,曾經有一段對話如此傳神的寫下他們策略的
1985年,他走進英特爾創辦人之一摩爾(Gordon Moore)的辦公室,沮喪地告訴摩爾:「如果我們被董事會撤換了,你覺得新來的執行長會怎麼做?」摩爾回答:「他會放棄記憶體事業。」葛洛夫楞了一下,反問摩爾:「那我們何不自己動手做這件事呢?」
這個對話,開啟了英特爾之後20年的皇朝霸業,不過,在書中還有一段話是許多讀者都沒注意到,當葛洛夫宣布此一決定後,許多中階主管的反應不是驚愕,而是大鬆一口氣,露出:「早就該這麼做了!」的神情,這也讓他在書中感嘆;「高階主管通常是最後一個知道外面世界的人,CEO應該把自己丟回現實世界,判斷力與直覺就會再度恢復鋒利狀態。」
遺憾的是,他在1998年被診斷罹患攝護腺癌,辭去執行長一職,2000年,被診斷出罹患帕金森氏症,而逐漸淡出第一線經營,蘋果公司則是在1997賈伯斯回歸之後,推出IPod、iPhone後,以iMac、MacBook等產品,迎來第二次的蘋果盛世,迄今不衰,反觀英特爾在葛洛夫卸任之後,未能把握移動載具的發展機會,迄今仍苦苦追趕,對照兩家公司的興衰發展以及兩位傳奇人物賈伯斯及葛洛夫的逝世,令人欷噓:「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