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Libra 的誕生看網路支付工具的演進與區塊鏈代幣的未來(上)

區塊鏈技術與比特幣社會實驗的成功,為網路原生支付工具的未來發展帶來了全新的視野,也進一步引發了Libra 這個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網路原生支付代幣」的誕生。

起心動念

facebook 已經是一個跨國運行的社群媒體巨人。不過才十年的時間,有大量創新的商業模式與經濟活動不斷的在這個龐大的社群媒體平台上發生。但畢竟所有的資訊流動與商業模式,最後都要以「價值的儲存記錄與交換」來做為結尾,而這卻是facebook 一直沒有辦法插手的地方。

所以,facebook 這麼多年來一直想要推出一種真正在Internet 上誕生與運行的,跟Internet 一樣沒有國界限制的,與智慧型手機一樣方便的,並且不受現有全球金融基礎建設羈絆的「支付工具」。這個支付工具不是只能用來交易facebook 上的數位服務,還應該可以支持電子商務,甚至是支持OMO 線下零售的各種創新應用。

要實現這樣的願境,過去常用的幾種數位化支付方式,是遠遠不夠的。例如,類似線上遊戲公司點數的作法,facebook 也曾經短暫實驗了 facebook credit ,但很快就終止了。因為這樣的作法很難進行跨公司跨業的交換,也因此很難大規模延伸到線下的使用場景。又例如而 Paypal 或 Stripe 模式 的作法,則有高度倚賴現有的銀行帳號或信用卡帳號的限制,在很多第三世界國家難以實現。至於WeChat 模式的方式更是有問題,因為這種完全依賴單一App 來做為支付媒介的方式,雖然在中國有效的替代了線下零售場景中的小額現金支付,但出了中國卻是完全行不通的。這也正是為什麼facebook 即使擁有比Wechat 規模還大的Messenger 與 WhatsApp ,卻不會像Line 一樣想去推出一個 WeChat 模式的支付錢包。

網路支付工具的核心挑戰

更重要的,上述三種類型的網路支付,如果要放大到facebook 這種有數十億用戶的規模,會涉及要在單一公司儲存與管理大量暫存資金的問題。就各國金融監理機構的立場,為了避免系統性風險的出現,自然會希望加入許多的限制。例如,會希望以準銀行,甚至銀行的標準來看待這樣的支付機構。然而,這些重重的限制,其實也會扼殺一個好的網路支付工具所需要的「經濟規模」與「創新空間」。

台灣的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就是最好的例子。當初花了三年的時間,在各方人馬呼籲,質疑,爭論,妥協之下的產物,結果是:所有依照這個條例申請設立的公司,二年多下來沒有一家能夠在市場上賺錢與擴大,更別說透過電子支付產業的蓬勃發展,支持與帶動更多的產業創新。

綜合來說,不同立場與角度下,對網路支付工具有三個面向的需求:

  • 消費者希望:申請容易,使用方便簡易,允許匿名,可以智慧型手機作或未來任何聯網裝置作為載具。
  • 商家希望:開放多元,不依賴單一錢包,交易安全,操作簡易,而且低手續費。
  • 政府希望:監理透明,降低集中度,不會因為單一個人,或單一公司的失誤,造成系統性的崩解與消費者權益的損害。

在過去,這三個要素要一起實現幾乎是不可能的。但近五年來,區塊鏈技術與比特幣社會實驗的成功,為網路原生支付工具的未來發展帶來了全新的視野,也進一步引發了LIbra 這個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網路原生支付代幣」的誕生。

節點來源與數量:以區塊鏈建構支付平台的核心議題

雖然本文假設讀者對區塊鏈已經有初步的認識,但既然Libra 是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支付型代幣。我們還是得先說明一下:到底以傳統資料庫來實施網路支付工具,和用區塊鏈技術來實施網路支付工具,最主要的不同是什麼?

簡單的說,傳統的網路支付工具,只需要單一的資料庫就可以記錄每個帳號的餘額,以及買賣雙方的交易記錄。而區塊鏈則採用所謂「去中心化」或稱「分散式」的作法,將所有的帳戶餘額與交易記錄,重複存放在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獨立服務器(稱為「節點」)所構成的網路來實現。

正因為每個節點是獨立運作的,所以這些節點上面的資訊,理論上不可能完全一致。所以,以區塊鏈來建立支付系統的核心技術問題就是:如何讓這些獨立的節點一起判斷一筆交易是否有效?這也就是所謂「節點共識問題」:如果節點們對於某筆交易的有效性可達成多數決共識,就是一筆有效的交易。反之則否。

達成共識所需的時間則與節點數量有關。這很像民主制度,參與決策的節點數量越多,弊端發生的機會越小,但達成共識所需的時間也越久。

由於LIbra 是為了支付而設計,需要大規模滿足各種線上與線下的零售支付場景,這點很類似以往對國際信用卡系統的要求:每筆交易的處理時間必須以在十秒以內,而整個系統每秒鐘起碼要有同時處理一千筆交易的效能,應該是起碼的門檻。但是,目前絕大多數的區塊鏈平台是作不到的。

關鍵在於目前為止已知的共識機制,如果參與驗證的節點數量太多,大概就很難達成這樣的效能要求。但是,節點數量如果太少,雖然效能可以更好,但就可能發生聯合作弊,或者被駭客攻擊或綁架的情況,也就失去了使用區塊鏈技術的意義。

Libra 最大的不同

除了透過減少節點,並採用BFT 共識機制來來提高效能外,Libra 與Bitcoin 或 Ethereum 這種第一代的加密貨幣的最大不同在於:它能夠同時對多個主要的法定貨幣保持穩定的兌換匯率。

因為Libra的設計從一開始就是以支付為目的,所以價值當然必須是穩定的。提供穩定價值的第一個條件,就是為每個被賣出的代幣,提供與購買價錢完全足額的價值擔保。但是,由於這些擔保用的資產,本身還是會有價值波動,所以Libra 除了現金存款外,也會混和多種幣別的短期低收益政府債券來實施。

除了足額擔保之外,為了避免人為炒作代幣的價錢,造成代幣價格的波動,反過來不利於代幣在零售支付場景的使用。所以Libra 代幣的發行並沒有所謂的貨幣政策。簡單的說,就是發行量完全沒有限制。有多少人想買,就發行多少。正因為是足額擔保,所以無發行量限制也不會造成代幣貶值或者擠兌的危險。更重要的,一個沒有發行量限制的代幣,自然不會有人為的外部因素來操作或干擾價格。

然而,問題來了,消費者要如何相信LIbra 代幣的發行者,會把消費者購買代幣時所支付的法幣,全數轉為對應的擔保資產,並且小心的管理它。

Libra Association 的角色

facebook 對這個可能的質疑的解答,就是把 Libra 開源並送給一個非營利組織(叫Libra Association)來管理與營運,讓Libra Core 成為一種「許可制的公有鏈」。facebook還邀集了知名網路公司,創投,國際發卡組織,支付公司,非營利組織,甚至知名學府來成為Libra Association的創始會員。換句話說,Libra 找來這些知名的公司或機構,來集體為Libra 的「價值儲備」的有效性作背書保證。

另一方面,這些創始會員剛好也同時成為Libra 所需的驗證節點。由於前面提到的效能上的理由,Libra 的驗證節點目前很難超過100個,所以Libra Association的創始會員在開始正式營運前,最多也只會有100家公司或法人機構。

但正因為能參與的人少,所以facebook 也為Libra Association的創始會員資格,定下了很高的門檻。除了要有些錢外(一千萬美金會費,另外要自行負擔節點的建置與運作成本),還得有在所屬領域有足夠的代表性,聲譽,及影響力。例如,學術機構也可以成為創始會員,但台灣也只有台大能合乎門檻資格。

簡單的說,Libra 由半開放式的基金會的成員來同時負責「代幣價值儲備的監督與執行」以及「可靠且無惡意的驗證節點」這兩件對「支付型代幣」而言最重要的工作。

 

(本文由Airyzone 共同創辦人許世杰同意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從Libra 的誕生看網路支付工具的演進與區塊鏈代幣的未來(下)

  • 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請先與我們連絡!
  • 每一個分享都是支持「工業技術研究院」持續創作的能量!感謝您!
  • 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發表意見
延伸閱讀
觀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