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感測到感知 移動系統更聰明

自駕車、無人機等多樣化的自主移動載具,在智慧城市中穿梭,協助人們及物品輕鬆抵達目的地,是大家對於未來自主移動系統的美好想像,這些願景需要許多關鍵技術研發與結合,讓移動更加智慧、安全。

自主移動系統

工研院「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中,對2030自主移動系統之想像。(圖/工研院)

在智慧城市中,下世代自主移動的需求包含智慧自動駕駛車輛、無人機及智慧機器人等,透過自主移動平台的應用,能夠更安全、有效率、輕鬆的讓人與物達成移動的目的。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組長黃甦指出,達成這個未來需要五大關鍵解決方案:「感知融合」發展各式感測元件訊號同步技術,將虛擬環境與真實環境進行感知融合運算;「事件預測」透過AI運算將可能發生的任何環境狀況進行預測運算,確保自主移動時的安全;「低延遲通訊」應用高速網路(如5G)將移動平台資訊與控制端,或與其它載具聯網進行資訊交換,並取得環境資訊;「系統層級安全測試驗證」採取資訊自動化偵錯與修正,以安全為優先考量進行系統化測試驗證,以完成系統技術;「控制決策」結合移動平台發展決策控制,用以將感知融合運算的結果與移動平台的控制系統相搭配,做出適當的控制回饋。

用速度決勝負的自主決策系統

自主載具的自主程度、哪些部份需要自主也是研發的重點之一,以自駕車為例,必須要自主快速的反應多與安全相關,像是當人開車時看到前方有物品時,從人眼睛看到、大腦反應下決定、腳反應踩下煞車,這一連串動作的反應時間較長,而車輛的自動緊急煞停系統,可透過感測器、決策系統,更快速的反應,讓交通更加安全。

黃甦組長認為,自主的概念是協作,哪些該由系統自主判斷、哪些該由人來決定,互相搭配設計,像是分散式決策控制系統,包含本能控制IC,可以完成最少功耗的直覺反射性決策控制,包含通訊、自主移動、物件辨識和碰撞避免等功能。

從感測到感知 移動系統更聰明

隨著AI、5G等新科技發展成熟,自駕車的開發成為世界各國政府及產業競相投入的趨勢產業,工研院不僅開發創新技術,更協助產業培育人才,推出自駕車技術課程,能更詳盡了解自駕車與聯網車技術發展,及最新發展的V2X技術與情境介紹、3D光達與自駕車應用。還有解析普遍應用於車輛及船舶內部元件間之資料通訊-CAN Bus(Controller Area Network),從車內網路系統CAN Bus來了解為何自駕車內部需要如此一個高度穩定的通訊系統之自駕車進階技術學程

 

(本文由科技人才觀察室授權轉載)

  • 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請先與我們連絡!
  • 每一個分享都是支持「工業技術研究院」持續創作的能量!感謝您!
  • 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發表意見
延伸閱讀
關鍵標籤
觀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