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延燒,也打破原有產業景氣,並影響全球經濟活動。國內餐飲、交通、旅遊、與零售等服務商業受到重創,導致相關的遊客人數、航空運輸量、與飯店入住率等也均有所下降。
如今全球的經濟活動已高度融入中國大陸市場,疫情爆發,同時也擾亂全球製造業的供應鏈,並對其他產業造成連鎖反應。疫情期間因民眾減少外出的次數與進行聚會,一些大型購物商場等人潮聚集的公眾場域,則成為主要的迴避場所。然而,生活必需品因需求彈性不大,因而滿足生活所需的小型超市則受到的影響相較小。
此次疫情爆發導致消費者行為產生轉變,進而延伸引發企業三大流困境:包括物流(上游原物料供應與下游商家存貨周轉問題)、金流(營銷遲滯支付,現金流問題)、與人流(勞動力短缺或待工無薪假等人員管理問題),同時也讓體質相較脆弱中小企業暴露其在風險管理上的弱勢。
雖然中小企業在組織結構上層次較少,易形成較高效率的管理決策,但離開了一定的規模經濟,在資金與其他資源相較稀缺的情況下,抵禦風險的能力也就相對有限,很難在長期穩定地發展。
黑天鵝系列暢銷書作者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曾寫到,「黑天鵝」是指不可預測性且能引起市場強烈負面連鎖反應的事件,而「黑天鵝事件」往往是所不知道的事件,但卻比所知道的事情更具深刻影響性。在市場遭遇危機之際,黑天鵝事件也可視為企業創造新機遇的來源之一,對於中小企業來說,更需有正面對決危機的勇氣,才能從中找到新的發展機會,以實現過往正常情況下難以實現的快速發展。
然而,並不是每一個中小企業都能把握機會,因為這需要成熟的戰略思考和危機管理能力。臺灣中小企業家數占全國企業比重約97%,其中多數的中小企業因發展歷史較短,因此經營理念尚不成熟,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下,短時間內較難以形成成熟的風險控管能力,所以當危機來臨時,許多中小企業很明顯處於被動和艱難狀態。
除外部環境變化的掌握與及時因應,創新突圍亦是中小企業克服險境生存的關鍵之一,尤在艱難的環境中生存發展,愈需不斷突破常規。有些企業在此次疫情中遭受重創,短期內遭受損失,但若能對於能在危機事件中嗅得先機,創造市場新需求的企業而言,往往能獲得嶄新的發展機會。
例如電商、線上教育與遊戲等可替代實體通路並展開線上業務的行業,都再次獲得擴大商業版圖的新機會,促使非接觸型的經濟活動崛起。
因為此次疫情讓人們從原來面對面的工作形式,轉變為遠距辦公,企業加速數位元轉型的步伐,改良生產配送過程。例如遠距辦公模式、大陸超市的上線到家無接觸配送服務(線上買菜等民生用品)、網購平台Naked Wines以無人機方式等,都讓人們重塑既有的生活模式。
對許多成功的創新者而言,其最大利器就是沒有過去對產業的認知約束與資源包袱,能跳脫框架並在借鑒他人成功的基礎上進行創新。疫情引發了三大企業困境(物流、人流、與金流),對總體經濟造成一定的衝擊與影響,但也是企業重新檢視本身應變風險能力的好時機。企業若能趁此機會,重新思考自我定位,有清晰的定位,就較容易判斷外部意外事件發生時,對企業戰略和發展的影響。
透過此次疫情危機,企業可重新審時度勢,針對物流(確保資源有的放矢)、金流(強化供應商與經銷商等相互金融支援能力)、與人流(提升組織敏捷性)進行壓力測試,建立風險應對機制,來完善業務持續營運計畫(BCP),減少外在環境衝擊的約束,並在未來考驗中交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答卷。
(本文由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分析師邱忠岳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