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影帝李奧納多狄卡皮歐不僅演藝事業傲人,更極為關心這個世界,早自因《鐵達尼號》走紅的年輕時代開始,一路積極投身環境保護、對抗全球氣候變遷、資助發展可再生能源、保育動物以及各種天災人禍的慈善救助,在 2006 年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拍攝《血鑽石》之後,他也極為關心衝突鑽石的議題,於是,當他得知一家矽谷新創公司研發人造鑽石的技術時,立即主動聯絡注資。
這家新創公司叫做鑽石工廠(Diamond Foundry),含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在內,共有 12 名億萬富翁投資,總募資金額達 1 億美元,其他知名投資人還包括 Twitter 共同創辦人暨前執行長艾文威廉斯(Evan Williams)。2015 年 11 月時,李奧納多狄卡皮歐還在 Twitter 公開表示對於投資鑽石工廠感到自豪:「能投資鑽石工廠讓我很自豪,這家公司以可永續發展的方式生產鑽石,藉此減少了(開採鑽石)對人類與環境的傷害。」
衝突鑽石在《血鑽石》拍攝的時候大約佔全球市面上鑽石的 1%,如今,據「全球鑽石委員會」(World Diamond Council)管制衝突鑽石的「金伯利流程認證機制」(Kimberley Process Certification Scheme,KPCS)資料,在限制原鑽非法貿易的努力下,如今衝突鑽石只佔市面流通鑽石的 0.1%,雖然如此,但也並不是零。所以,如果希望確保買來的鑽石是「滴血不沾」,那唯一的辦法就是購買人造鑽石。
鑽石工廠創辦人暨執行長馬丁羅斯柴森(Martin Roscheisen)原本經營太陽能,2013 年其太陽能新創事業奈陽(Nanosolar)關門大吉,來自麻省理工學院(MIT)、史丹佛大學與普林斯頓大學的公司團隊得找個新產業,羅斯柴森表示,團隊認為生意除了賺錢以外,還要能對世界有益,於是最後他們選擇了製造人造鑽石,經過 2 年的研發,2015 年 11 月發表其鑽石產品,與設計師以及切割師合作,線上銷售訂婚鑽戒以及單顆鑽石。
產品出爐後 2 週內就賣光
至於鑽石工廠是怎麼找到這些名人投資的?羅斯柴森表示,其實他們沒沒無聞,不過,在矽谷很少有新創事業做鑽石領域,所以十分新奇,消息一傳十、十傳百就傳開了。
鑽石工廠製造鑽石的方式是利用電漿爐,以開採自加拿大的小塊鑽石碎片為晶種,於電漿爐中一個原子一個原子的養晶,結晶成更大鑽石,過程大約需要 1 個月。電漿爐以華氏 1 萬度高溫產生電漿,相當於太陽外層的溫度,必須耗費很多能量,不過所使用的能源來自於水力發電與太陽能,所以過程中並無產生碳排放。
過去其他人造鑽石製造技術大多使用高壓技術,鑽石工廠使用高溫技術,加上其獨到的冷卻技術,因此能養晶培養出高品質大型鑽石,這是鑽石工廠技術與眾不同之處。其聖克拉拉廠每個月可生產 1,000 克拉鑽石,每兩周一次的收成可收得 150 到 300 顆鑽石,最大的有 12 克拉重。
人造鑽石經美國寶石學院鑑定,其成分與天然鑽石一模一樣,羅斯柴森表示,鑽石就是鑽石,科學上來說就是碳的立方面心晶體,不管是天然還人造的都一樣。而鑽石工廠的人造鑽石也賣得跟天然鑽石差不多貴,只不過線上銷售便宜 10~15%,0.38 克拉圓形切割鑽石要價 305 美元,約 9,662 元新台幣,2.3 克拉鑽石則要價 2.3 萬美元,約 73 萬元新台幣。產品出爐後通常在 2 周內就銷售一空。
鑽石工廠打算擴大產能,將計劃在舊金山與倫敦設立廠房。若是類似的技術能逐漸成為主流,或許有一天,鑽石將高貴不貴,而非洲苦難的血鑽石現象也將永遠消失。
(本文經TechNews同意授權轉載「電漿反應爐人造鑽石,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力挺」)